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1/2页)
所以一共有三个捕头,下面七十九人分为三队,各司其职。 像林县令,自己只带了三个捕头过来。 剩下的人,要么在本地招,要么还用上个县令留下来的旧人。 林县令来的时候,接手的是烂摊子的,当时此地县令贪污腐败,手下的捕快们也不好用。 按理说,林县令带着自己人过来也没什么。 但林县令从当时河道被奴役的河工们选了些,又招了家贫但力壮,名声又不错的好手,组成如今的班子。 雷力明就是当时在河道被救下的人之一,做捕快一直做得好好的。 本以为新来的县令,说不定也只带三个捕头,那他们的工作就不会有变。 又或者多带一些人过来,他们这边也能接受。 雷力明等人自认没做错什么,七十九个兄弟们,哪日不是在忙公务。 一般来说,新来的县令也会喜欢他们这种认真做事,又没私心的手下。 可以很快帮新县令融入环境。 只是他们如今的新县令聂县令,竟然自己带了三个捕头,又带了三十个捕快。 捕快位置本就只有七十九。 新县令带了三十人。 那肯定有人会丢工作啊。 一个萝卜一个坑,新县令带来的萝卜,肯定会挤走之前的萝卜。 这种情况,发生在正荣县衙门各个地方。 雷力明等人有苦难言,心情低落无比。 这就算了,新来的捕快们似乎是从京城来的,又或者之前有过经验,对本地正荣县很看不上,一口一个乡下地方。 雷力明叹口气,闷头带着赵夫子去署礼房。 去署礼房的时候,这里明显也是两个班子。 赵夫子把纪元的证明文书交上去,新旧团队再次交锋,大家似乎都堵着一口气。 赵夫子默默把文书交给熟悉的一人,这个小吏办事利落,他记得的。 旧团队的人打开一看,开口问道:“纪元的文书?怎么不是他三叔签。” 这算个例常询问,要问清楚原因才行。 赵夫子道:“我是纪元的蒙师,也得教谕准许,纪家的情况,有些复杂。” 赵夫子简单把昨日纪利家的情况说了下。 在场不管旧团队还是新团队的人齐齐点头。 这种情况,自然是恩师作证明比较好。 赵夫子作为纪元的蒙师,绝对有这样的资格。 纪元的两份文书都交上来,旧团队的人道:“放心,等林县令回来,我就把东西送过去,教谕其实也在催。” 这话原本没问题,甚至显得态度格外好。 但新团队的人不愿意了,怎么还林县令批,难道不该他们新县令处理? 其他的人文书就罢了。 这是纪元的。 虽说这穷乡僻壤,但有个纪元这样的学生,确实能称得上神童。 若有新县令来批,以后说出去也算老师之一。 反正官场嘛,能扯上一点关系,那就是关系。 以他们聂少爷的后台,纪元还要感谢呢。 有人刚想说话,被身边人扯了扯。 算了,就剩一个多月了。 他们聂少爷也说再等等。 署礼房的小吏们只当没看到。 还以为他们不知道呢? 新县令的人私底下在结交正荣县一些没事做的秀才,准备随时顶替他们。 这种情况,他们会有好脸色? 现在两个团队,全靠上面的人死压着,否则早就打起来了。 区别在于,林县令可以管住自己的人。 新县令手底下则多认为他年纪小,还需要自己多“费心”,便会做些越俎代庖的事出来。 赵夫子从衙门出来,那雷力明又在门口歇着了。 看来他最近确实很闲。 雷力明以前是快班捕快,不是在外面传消息,就是在巡视正荣县的治安,很少有这么清闲的时候。 赵夫子摇摇头,还是去找老友们吧,顺便问问什么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