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节 (第4/4页)

楚自己是撞上了怎样的好运呀!这么说吧?若不是因为他,我是不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走上这一趟的!”

    “哦?”王文佐的乌黑的眸子里闪着饶有兴致的光:“我只知道他是前任新罗王的次子,在长安当了十几年的人质,好像和哥哥、现在的新罗王有些不对付,别的就不知道了!”

    “哼!人质?王参军,我问您一个问题,大唐渡海灭百济,您觉得是哪一方出力多?”

    “自然是大唐出力多,百济人的主力是我大唐打垮的,泗沘城也是我大唐攻下的,新罗军赶到时,百济义慈王都已经自缚出降了!”

    “那百济被灭后,大唐和新罗哪一方得益多呢?”

    “这个……”王文佐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他现在还无法准确回答,不过虽然看起来大唐吃下了最大一块战利品,但却消化不良,有把肚子撑破的危险,而新罗由于距离近,和百济国下层的三韩居民种族相近,语言相通,侵吞消化百济的土地人口更快、更好。这么看来,新罗未来很有可能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现在来看是大唐得益多,但将来的话,有可能新罗会得益更多些!”

    “王参军,在长安请求大唐出兵的外国使臣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么多使臣里有几个能让大唐真的出兵?能在大唐出兵之后还能让母国占到便宜的,除了金仁问我还真想不起来有谁了!”

    曹僧奴的话让王文佐陷入了沉思,也许自己被金仁问富贵公子的外表给蒙蔽了,从自己亲身经历来看,大唐可不是那种人畜无害的,借兵借到把自己都借进去的大有人在。金仁问能够借到兵,还能让母国占到便宜,着实不易。

    “这么说来,还请曹舍儿介绍一下这位仁寿大将军!”

    “王参军可知道长安最时兴的游乐是什么吗?”

    “这个?不知!”

    “有人说是马球、有人说是行猎、还有人说是歌舞、书法、剑术、品茶、投壶、握槊,反正只要是你知道的,这位仁寿大将军都会,不但会还精。而且他言语便给,谈笑怡人,与人相交如沐春风,长安洛阳的上层圈里就没一个人不喜欢他的。上次长安上元节宫中马球赛,圣人钦点了他做了左右备身府(侍卫皇帝的卫府)的马球队行首,依照惯例,这位置可都是太子。”

    “金仁问这不是一交际花吗?”王文佐腹中暗诽,口中问道:“那太子会不会不高兴?”

    “怎么会,平日里金仁问出入宫廷甚多,听说还有教太子的马术,算来还是太子的马术教御,指不定这行首还是太子开的口呢。”

    第173章 卫庙

    曹僧奴笑道:“王参军,在大唐做官,最要紧的便是上达天听。这位仁寿大将军可是两京的风流人物,只要他随便在哪次宴席、游猎上替你开一开口,少则三天,多则五日,天子耳边便能响起您的名字,您说这厉害不厉害?”

    “这么说来,这位仁寿大将军还真是文武兼资呀!”王文佐笑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那你花费了这么多心力钱财见他到底是为了何事呢?”

    “庙宇之事!”

    “庙宇之事?”

    “不错,王参军应该知道家叔本是昭武胡商,这昭武本在祁连山北,汉时被匈奴击走,不得不西迁,后来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各自立国。而曹姓便为这九姓之一!”

    “哦?这么说来,你家也是王公子弟啦?”

    “王参军说笑了,鄙国举国皆为曹姓,哪有那么多王公子弟。再说吾家来中原已有五代,纵然祖上真是王公血脉,传到今日也早就淡了!”

    曹僧奴笑道:“只是我们昭武人多信祆教,在长安有祆庙,却有人在背地里出言陷害,要朝廷下令毁庙禁绝,所以才想要结好那位贵人!”

    “只是为了金仁问替祆庙说一句话?你们就肯花这么大的力气?”

    “王参军你有所不知,我们昭武人多从事商业,每到一地,就先到当地祆庙,打听消息,住宿、寄存财物、遇到诉讼官司,都离不开祆庙!若是把祆庙废毁了,我们昭武人哪里还活得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