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节 (第2/2页)
死不仕元。 但是下一代人,就不好说了…… 郑成功忽然想起一桩大事:“礼部侍郎邓光荐在何处?” 陆秀夫当即要把人叫来,郑成功抬手制止了他,陷入了沉思。 邓剡是大元宰相张珪的老师,他对张珪的悉心教导,直接导致了后来张珪进行变法,拥立新帝,硬生生又给元朝续上几十年的国祚。 等张珪完成了变法,天下百姓咸向往之,深以为慕,生活大大改善,对故宋的思念也日渐消亡。 等于说,在那个时候,宋朝复国的民心基础已经没了。 若是将邓剡留下,多半不会再有张珪变法,然而张珪不变法,天下百姓就要持续遭受赋税徭役、恶吏欺凌之苦。 一时间,饶是郑成功一向果决明断,居然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留下邓剡。 他把难题抛给了对面二人。 张世杰开口道:“自然是……” 让邓剡跟他们一起走了,难不成真要去元营教导张珪? 话未说完,他就感到陆秀夫悄然伸手拽了拽他衣袖。 张世杰顿感不悦:“君实,这次你总不能再不让我说话了吧,我的想法何错之有……” 陆秀夫握住他手腕,又拽了拽。 张世杰生气地闭上了嘴。 陆秀夫沉吟半晌:“照此而言,光荐这一次只能留下,不能随我们去。” 原因有二,一是心怀天下苍生,不可能坐视百姓受苦。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邓剡与张珪关系密切,便等若他们在元人的最高层领导中,拥有了一个可靠信息来源。 郑成功却神情微妙地沉默了一会:“邓光荐的性格……真的能给我们当眼线吗?” 从于谦副本来看,邓剡绝对是个标准的铁憨憨,能跟张珪成为师徒,那更是二憨聚首,憨到家了。 这人心中倘若揣了事,只怕还没做成,就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卖了。 陆秀夫:“……” 居然连后世都知道邓光荐的为人了么? “这确实是个问题”,他深感棘手,“不若我们同光荐演场戏,不让他知道个中内情?” 郑成功心想,这确实是个办法:“就交给君实了。” 他当下将此事先放到一边,又进入了下一题:“这些渔民和渔船,基本也都要让他们四散开去,留在陆上活动。” 陆秀夫颔首:“这是自然。” 小渔船又不是远洋航船,根本不足以支撑长途航行,他们的战舰又搭不了那么多人。 在此之前,必须将渔民队伍、甚至整个崖山军民群体中,那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留下来。 当下,陆秀夫命吏部官员,前往在各船船头张贴榜单,令每个人都将自己所擅长的技能记录下来。 张世杰也按计划行事,派一名亲信下属,前往元营与张弘范接洽,表明愿意投靠。 他在信中特别声明,已经严格控制了陆丞相和小皇帝,限制一切行动,张弘范必须给出合适的诚意,他才会带人投靠,否则就全部杀之,玉石俱焚。 张弘范见到密信,先是勃然大怒:“封大将军,封侯,掌万户?他还真敢开口!” 紧接着,他又面露鄙夷之色:“我就知道如此,张世杰这个叛贼,朝三暮四,轻于去就,见我大军摧枯拉朽,果然坐不住了。” 若是旁人换在张世杰这个位置上,说要投降,他多少会怀疑一下,对方背地里是不是有其他图谋。 毕竟对方位高权重,完全是朝中第一人,又一路随着崖山王廷海上飘零,算得上忠心耿耿。 但换成张世杰,张弘范真的一点都不起疑! 无他。 张世杰早年出生于范阳,正是张弘范他爹、汝南王张柔手下的军户,后来因罪出逃,南下奔宋。 在张弘范看来,张世杰这个人本就是谋逆之贼,彻头彻尾的叛徒,当年能背叛他爹,现在自然也能因为利益背叛宋。 这种人,怎么可能有什么碧血丹心、忠贞不二? 张弘范当下微微冷笑,派了一名亲信回讯,客客气气地跟张世杰虚与委蛇,讨价还价。 另一边。 陆秀夫的榜单张贴出来后,还真找到了不少特殊人才。 有掌握了舂米技术的农民,有冶金工匠,建筑工,茶师,会造纸的书坊老板,有木匠、篾匠、瓦工匠,有来自临安地区,擅长织布与纺织的工人,甚至还有一个说自己能给母猪做产后护理的。 郑成功:! 这最后一个,绝对是奇货可居啊! 他当即把人唤来,拿着玉玺一顿咔咔咔,给对方封了个小官。 丁二见了封官书,感激涕零,磕了个头,表示家中还有弟兄几个都是养猪专业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