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5节 (第1/3页)
为今之计,只有集合关东诸侯,以英侯和齐公为主,共同上书,告知皇帝关东的真实情况,天下之间,只有您才有威望能够以书信沟通。 我想借您的一封书信,让我能拜访四方列侯,尤其是新郑张氏、兰陵萧氏、淮阴韩氏、冠军霍氏,长平卫氏,这几个大列侯的态度至关重要。 产愿意奔走四方,联络诸侯,还天下一个太平!” 吕产这番话说罢,深深躬身拜倒,洛无疾深深的望着吕产,韩林震惊的望着自己眼前的这个人,好像第一次认识他一样,室中的洛氏子都带着莫名的表情望着吕产。 借走洛无疾的一封书信,这可不仅仅是帮助吕产见到众人了,这本身就隐隐约约的代表着某些态度,但这个态度很浅,不会让人升起凌驾于皇帝之上的错觉。 好说客啊! 吕产拜倒在地上,心中有些紧张,他自然是没有这样的智慧,但他有一个meimei,一个聪明绝顶的meimei,这番话就是吕莹为他分析出来的。 “洛氏乃是举族圣贤! 昔年先祖高皇后有言,唯以真以诚,可得信赖,这番话足矣。” 上首传来了一道悠悠的声音,“吕侯,你说的是对的,吾会给你一封信,让你畅通无阻的见到诸位列侯。” 吕产心中一松,轻舒一口气,“产拜谢大公!” ———— 好大喜功,作风奢靡,铺张浪费,不恤民力,固执己见,汉戾帝刘旦身上有无数的缺点,他毫不珍惜的滥用民力来满足个人的私欲,但笔者并不愿意去重复这些陈词滥调,汉戾帝对汉王朝真正的破坏不在于人口和资源的损耗,而是对政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对政治风气的不可逆转的污染,刘恒和刘彻时期的君臣互信以及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自此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汉王朝衰微的开始。——《汉王朝兴衰史》 第456章 公车上书! 吕侯吕产带着洛无疾的亲笔信离开了昭城,安阳侯韩林大为震撼的离开了昭城。 洛无疾盯着窗外苍翠碧绿的树在看,洛盛轻声问道:“父亲,您在看什么?” 洛无疾回想着吕产所说的上书,吕产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简简单单的一次上书,会成为某些导火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听到儿子的声音,淡淡道:“为父看到了未来,无法预知的未来,可能会是血流成河的未来。” 洛盛悚然一惊道:“父亲,这是何意啊?天下的局势差到了这个地步吗?我们不能阻止吗?” 洛无疾闻言望了洛盛一眼,颇有些失望的摇摇头道:“为父是个战将,治政资质差还算是情有可原,没想到你还不如为父。 自大伯那黄金一代薨逝之后,家族连续两代都是一群怪才,为父是个统帅,世儿是个战将,家族中男男女女,要么埋头在经典之中,要么就在工坊之间研究器具。 治国理政最需要的天赋都不算是高,郡县之才尚可,王佐之才不具啊。 唉。 难不成是要步先祖愍公旧事吗?” 祖宗保佑能保证洛氏子和洛氏女各项能力都在水平以上,但是到底擅长什么,那就是随机了。 洛氏子和洛氏女都是人才,甚至可以说天才,只可惜古代社会不给他们那么多展示的机会。 士农工商,是因为古代只有这么多有用的职业,比如一个计算机天才生在古代,比如一个电竞天才生在古代,直接就废掉了。 洛盛闻言很是羞愧,洛氏子都想要拥有文宣二公那样的能力,成为文王那样的人。 洛无疾见状柔声道:“阿盛,为父不过随口一言而已,压力不用太大。 以你的才能,守卫家族还是足够的,文宣二公和文王那等能在江河万古之中,留名青史之人,何其少见呢? 况且集聚家族之力,足够胜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