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节 (第2/3页)
肯定是庄妃没同意,“你先回去跟你母妃说清楚了,你母后同意了再说。” 皇帝倒不是反对儿子历练,他在二皇子这个年纪的时候,都上战场几年了,只不过这到底是个危险的事,老二明年就要成婚了,人家自己母妃也没同意,他没必要这么独断专行的下决定。 更何况,老二和他当年比,可还差得远。 他也不是那么相信老二的本事。 二皇子还待再说,但看见皇帝的眼神的时候,瞬间又偃旗息鼓下来,别说,他还真有些怕父皇,对方一个眼神,他的话就卡着出不来,真不知道小九那家伙是怎么做到父皇生气的时候都敢顶着干的。 等从勤政殿出来,太子和二皇子就分开了。 没多远,他就遇到了穆文德和于晁,两人是专门来等他的,二皇子要去战场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了,穆文德说道:“二皇子这一招,确实是非常有用。” 武将都很服气能有本事的人,而二皇子,恰好就是这样的人,对方这两年经常去京郊大营,穆文德他们都知道,这位二皇子是能吃得下苦的人物。 以后到了边关,绝对能和军营里的将士们都混熟。 他们从未小觑过二皇子。 于晁道:“我爹也准备把我送到边关去了。”他的武力比二皇子要更强。 但这也用处不大,两人身份不同,在武将的心中,杀伤力就更不同。 二皇子乃是皇子,出身高贵,他只要去了边关,证明自己不是个样子货,跟着将士们一起吃苦,礼贤下士,稍加有点脑子,都能和人打成一片,更容易让人臣服。但于晁就不一样了,他只是普通臣子,他再强,顶多就是手下士兵敬佩他,但同样的将领这些,是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成为他这一党的人。 穆文德叹了一口气,自我安慰道:“也没关系,这又不是谁会打仗就更厉害的,治国跟打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问题就在于二皇子那人头脑也不差。 甚至于三皇子那个有喘疾的,也不是简单的货色。 这夺嫡,可真是不容易。 于晁慢吞吞的,“这关键还是要看皇上怎么想,二皇子那边若是起来了,有人分担压力也好,一枝独秀也不是一件好事,咱们这边可是有九皇子。” 现在是太子一家势大,又要娶杜家的姑娘,很容易引起皇上的忌惮,就算皇上现在没想法,日后也不一定没想法。 有了二皇子的崛起,反倒是帮他们解困了。 穆文德一巴掌拍在于晁身上,脸上勾起笑意,“你这小子,倒是看得准了。”确实是这么个理。 太子看着也笑了起来。 对啊,他们就是当局者迷,事发突然,一时竟忘了想到这上面。 不过在夸完于晁之后,穆文德又道:“不过九皇子虽好,但在这种大事上应该也影响不了皇上。” 哪能把这些事寄托在一个小孩子身上。 之后,二皇子回去和庄妃商议,母子吵了一架,二皇子想要现在就去打仗,但庄妃到底担心儿子,觉得儿子至少得等到成婚之后,留下孩子才行。 “儿臣若真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留下孩子又有什么意义,他能去和太子争吗?”都不是一个辈分的,父皇是绝不可能越过一众儿子,把皇位给孙子。 “母妃担心的到底是儿臣,还是别的什么?只要儿臣留了孩子,死不死的就无所谓了吗?” 庄妃被这话给气得够呛,但想想,儿子要是能平安回来最好,要是儿子不行,成亲了再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最终,庄妃还是答应了儿臣的要求。 皇帝那边,自然也没有阻拦的意思,二皇子带着一队人马,向着边关而去。 第125章 没了二皇子坐镇京城,二皇子派系的人也都安份了下来,整个朝堂似乎恢复了平静。 好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