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第1/2页)
直到有一天,竟然看到再熟悉不过的两位军医,来到了农场这边。 原来他们收到信之后就一直准备,过来交流的事宜。 只不过流程走下来,也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那两位医生看到周卫国,脸上渐渐淡去的伤疤和清亮的眼睛,简直又惊又喜。 得知是他们此行拜访的对象,给治好的,一时欣喜这趟估计来对了。 他们这次是来拜访报道中,擅长“断肢重植手术”的那位周大夫。 当时上级交给他们这篇报道,让两人感到无比振奋。 传回消息的人,告知表示那位周医生人品高尚,愿意推广这个手术技巧。 感动之余,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决定全力以赴,尽快赶过来学习,和掌握这项手术技术,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改变。 这项手术,虽然在沪市有过首例成功案例,但毕竟仍在摸索中,技术仍不成熟。 至今为止这项伟大的外科手术,还属于一项前沿的外科技术。 相信如果能掌握核心技术,就能够为许多,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断肢的伤患,带来新的希望。 与此同时。 镇医院那边,也迎来一批过来学术交流的团队。 不止有沪市过来的专家,县医院院长也带着两位外科医生,过来凑热闹。 严文烁虽然早就收到通知,至今为止仍不敢置信。 他们这小镇医院,设施落后,医术更谈不上质量。 怎么就把这群大神给吸引过来了。 了解了前因后果,严文烁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里面都是江记者在推动,人家把周大夫给小孩接上手掌的新闻稿,发到省里不说,还发沪市医学方面的报纸投稿。 这才引起本就重点研究,这一外科项目的医生团队过来。 周璇的小院里。 六月酷暑,天气热得在屋里待不下去。 周璇把两位医生请到凉亭里招待。 这里时有微风轻拂,比里面可凉爽多了。 两位军医一位叫高阳,另一位叫秦海涛。 聚精会神的听着周大夫讲述,“断肢再植术”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设备。 两个人都认真拿本子记着,周璇所说的每个要点。 郝建兵和林秀芹也在旁认真听着。 不过两人没有都想要学外科的想法,也就听听,了解一下罢了。 看着自信侃侃而谈的老师,让两位资深外科医生都面露钦佩。 郝建兵这才知道什么叫妖孽,什么叫天才。 高阳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