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第2/2页)
言又止,问她怎么了?小九说,我说了你可不带生气的啊。孙锡说你先说。小九冲他挤了个笑,说那家铁锅炖只剩一个包房了,散座都满了,可不是我故意定的。 “我就那么小心眼吗?”他卸安全带。 “没有,孙哥最敞亮了。”昧着良心。 “快点的吧,下车。” 小九听话答应一声。 “赶紧吃,吃完走。”他又说。 余九琪在这小城虽谈不上什么名人,但人脉还算广,认识的人不少,每次出来吃饭总能碰上几个脸熟的,她又爱打招呼,社交从不犯怵,碰上谁都能话不落地唠上一会。 她是有预感会遇到熟人的,但并没有避讳跟孙锡一起走进去,一路走向里面包房,在散座区,不出意外,被认出了来。 “小九!” 她循着声音看去,是同事王欢。 王欢一家三口和双方父母一起吃饭,那一家子小九都认识,就过去打了个招呼,逗了一会小孩。那小孩一岁多,冲小九咯咯直笑,王欢觉得好玩,说要拍两张照片发朋友圈,小九没拒绝,弯腰搂着小孩比了个心,再抬头,见孙锡就站在过道等着。 “快走吧,一会人帅哥等着急了。”王欢在县城远远见过孙锡,也略有耳闻他们的事,猜到他们的关系,打趣着说。 小九没说什么,笑笑走了。 一进包房,余九琪也没问孙锡意见,直接扫码点餐,她知道问了也白问,他对铁锅炖一向没什么偏好,凑合着吃饱就行,只问他要不要喝点酒,等会可以叫代驾。 孙锡拿过她手机,翻了翻店里的酒水单,挑挑剔剔的,说东北餐饮酒水怎么还是这几家,乐胜煌也是,酒水供应商非常有限,还不便宜,很多外地品牌根本进不来。酒水是利润最大的,应该想办法拓宽品类。 小九见他念起了生意经,恍然像是回到了过去在北京的日子。 可眼前又是典型的墙上挂着大蒜干辣椒的东北土屋装饰,窗外露出来的树枝上还留着一层雪,他真真切切地坐在石城,坐在她身边,跟她商量着是要燕京还是青岛,两瓶还是四瓶,竟有些虚缈。 虚缈,又美好。 让人想留住这一刻,把它拉长,做实,变成不用刻意珍惜的日常。 可这不是容易的。 此刻他们都承认了,承认躲不掉宿命捆在身上的复杂链条,但这并不是他们懦弱无力,只是那链条里不仅仅有敌对和怨恨,还裹挟着巨大的恩情,无法忽视的爱,血缘和家。 人没有办法把自己活成孤岛,两坐孤岛也凑不成一座城池,他们试过,失败告终。 所以当孙锡说要留下来时,小九是松了一口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