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中世纪村居 第62节 (第2/3页)
那些东西再怎么受欢迎,也比不上迦宁瓷器在西陆的名声。我听说迦宁境内共有三座大窑,其中定窑最出名,产的瓷器洁白如玉石。” “瓷器金贵,容易损坏,一路上更难保存。”她看着王太后,眸底流露出伪装的天真。 王太后即刻就看明白了,那个意外有不可言说的缘故,她顺着安妮的话往下说:“说的不错,伯爵是不是对本国的风物很熟悉?” “是,从我领地里几座工坊产出来的货物,都会首先到迦宁,然后再通过迦宁的商号,进入南陆诸国,我也常命人来这里采购南方诸国的东西。” 安妮笑了笑,“在生意上与您的表亲微泾氏来往的最多。” 王太后是农女出身,成为妃嫔之后,她娘家的许多人都开始以她之名做起营生,因为都是穷人出身,没读过什么书,只得当了商贾,可这又开始被清流士族诟病,说商贾粗俗低贱,格外受打压。 西陆的王国也不是没有这些歧视观念,掌握土地的贵族多是瞧不起经商的平民。王太后生平最厌恶那些以出身轮英雄的人,但看这位伯爵的口吻,见她这样毫无芥蒂,王太后瞬间高看安妮不少。 她从宫人手里拿来篮子,剪了几条绿瓜搁在一边,又继续锄草。 “伯爵对这些运作很了解,那些工坊都在你的领地上,该不会是你亲自经营的吧?”王太后低着头,忽然问道。 安妮勤勤恳恳的干活儿,她背对着点头:“是的,纸坊是我亲自管理的,酒坊委托给了其他商人。” “在南陆,如今的士族很推崇使用纸而不是竹简,伯爵这门营生,做的很聪明。”王太后的口吻变了,并非调侃,而是略带几分认真。 安妮看在眼里,想着时机已经到了,她露出无奈的神色。 “只是误打误撞而已,在西陆许多村庄都以制作羊皮纸为生,这些村民的体量太大,我总不能让新货忽然抢了他们的生路。所以才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供养船队,把商品卖到南陆来,看着收益好,实则也是勉强维持不会亏损而已。” 回首看她的模样,不象是说假话,王太后认为,或许她有意将这工艺拿出来换一些更有用的利益。 “既然如此,伯爵就没考虑过,把这门技艺卖给南陆商人?” 读书的士子,官府文书书籍,或许都能用的上,实在是个好东西。 “当然愿意,可我毕竟是外来者,哪知道靠得住的商人呢?”安妮彻底将话挑明,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王太后顿时十分了然,她顺口说道:“人或许靠不住,但王室靠得住,伯爵,不如你把这技艺卖给我吧。” “王太后的意思是,您对这个感兴趣?那我当然是很愿意的,别说卖了,我可以将它其中的秘密分享给您。”安妮惺惺作态,远看还真是一副诚恳模样。 但王太后却心照不宣,晓得她嘴里这么大方,并不是为钱,肯定是为别的。 她倒是想看看,这位伯爵到底想做什么。 “既然伯爵如此舍得,我也不好白拿你的东西,你在迦宁看上了什么东西,想要什么,尽管说出来。”王太后态度豪爽,“凡是我有的,都可以予你。” “不瞒着王太后,我最近确实在迦宁瞧中了一样东西。”安妮觉得话说道这个份上,她再装就不识抬举了。 “什么东西?” “茶叶。”她说罢,王太后也是一愣。 “西陆喜欢茶叶的人倒是少,伯爵也是来了迦宁才接触到吧?”王太后站起身擦了擦手,若有所思,沉吟道:“礼尚往来,既然伯爵喜欢茶,老身就送你一座小吧,每年产了鲜茶,船运到西陆,应当还算新鲜。” “多谢王太后的好意,既然这样,那我就在迦宁多留一段日子,也去那里随处逛逛,亲自看看。” 安妮露出满意地神色,王太后收拾了剪刀,心照不宣地笑了笑,她唤来宫人,要她们将杂草拿去晒干堆肥,又道:“今晚在太平池摆宴,请国君与王后出来,也与使团宴饮一番。” “我种的这些绿瓜也是收成的时候了,一个人怎么吃的完......”王太后在宫人那里擦洗了手,扶着腰喃喃说着。 过一会儿就是王太后的休息时间,她先告辞,带着宫人迤逦远去,安妮在原地行礼,等人都走完了,她才叫宫婢取来竹筐,回到桃树林里,摘了半筐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