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第1/2页)
莫非皆是出自一人之手? 这个猜测瞬间轰动了在场的大多数人。 “敢问庄家,这两首诗出自何人之手?竟如此胸怀。” 一人问起,便引起其余人的纷纷附和。 庄家也拧了拧眉头,道:“我亦不知是何人作的。”旋即又朝台下唤:“敢问是哪位才子写的诗,可否现身,让大家目睹一番风采?” 当然,场内仍无一人走出。 众文人雅士亦心中焦急,难道这如此惊艳的诗歌听罢,却不能知道是谁写的? 庄家的面色亦有些沉肃,抬手招那名一直站于桌案后的银袍男子过来,指了指那墙上的两幅字,问:“你可记得写这诗之人的模样?” 两首诗的字并不算好看,颇有狂肆潦草之意。却因这潦草的感觉,让银袍男子忽然想起来了。 … 而此时,长芸在亭子边看别人玩诗歌版的行酒令正起劲呢,可惜想到自己的命题作诗能力有多差,便生生止住了。 忽然,长芸感到自己的肩膀被拍了下,她回过头来,看见的却是方才她问话的银袍男子。 他礼貌的向长芸作了一揖,道:“这位公子,方才那无署名的‘醉里挑灯看剑’和‘灯火阑珊处’可是你写下的?” 长芸愣了愣,是她写的没错,但她仅是默写。 洛晟以为长芸不知情况故不轻易回答。所以他附在她耳边,解释道:“应是阿元写的诗上纹锦榜了,所以他们派人来寻你。” 上榜?她没想到那玉石台上的笔墨竟是为诗歌竞赛而准备的。 长芸错愕的转过身去,她的视力好,远远的就看见自己写的诗早已被挂到了墙上。 第144章 我师父 “请公子移步至玉石台,我们庄家想与公子聊聊那两幅佳作。”银袍男子道。 即是请她去,长芸也不作扭捏之态,大方的就跟他去了。 等缓缓走近,她听到了台下有人惊诧低呼,有人鼓掌喝彩。 庄家一瞧,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公子。 但见“他”身着一袭墨绿色碧霞长裳,黑发以一绸带高高挽起。面若冠玉,眉目美逸。眼尾微挑,一双眼眸凌冽有神,唇边似笑非笑。举止间透露出不羁与雍容。 确是庄家所想的,能写出这两首诗之人的模样。 他迎上这位公子,正想说话。 台下突然有人道:“不对啊,这公子也未免太年轻了些,哪像诗中所述,经历过大战争,行军走过八百里的人。” 话音一落,众人听罢,有人只道他是心生妒忌,酸别人能写出极好的诗来,故默不作声。 也有人仔细想来,便心中起疑,又重新回看那两首诗,目光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