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60节 (第3/3页)
来,就是提着脑袋来也不好使! 副将直接哭出声来,大帅这是宁愿死,也不愿大军动荡,再生波折啊。 副将哭着和辅国公道别,亲自牵马坠镫,扶辅国公上马。 辅国公看了看自己队伍,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带领人数这样少的队伍了。 辅国公右手执着的马鞭轻挥,五百人的精锐队伍迅速动作,整齐划一跟在他身后行进。 行宫的宫墙上,火把通明,半边天仿佛都烧红了。 珊瑚珠拿着单筒千里眼,远远看着行进过来的队伍。 吉娜和高娃侍立在旁,不用千里眼,她们也能从那蜿蜒的火把队伍上,看出三方人马,都集结过来了。 皇太孙势力最弱,但他到的最早;秦王紧随其后,麾下精兵个个能征善战;辅国公的人马最多,是两人的总和,若是辅国公能下个狠心,说不定能消弭这场风波。 马蹄声隆隆,三支队伍瞬间就到了眼前。 太孙与秦王的队伍相互打嘴仗,指责对方狼子野心,容不下血脉至亲。辅国公两边劝,却是按下这头起那头。辅国公渐渐明白事情不是言语能撼动的,虽在劝说,却不再走在两方中间,用自己人当rou盾,只远远骑马在一旁劝着。 宫墙上的珊瑚珠居高临下,看着刚开始三位领头人还敢站得很近,想要理论出一个结果,慢慢各自散开,在心腹簇拥下,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词说尽了,人也累了,皇太孙惊讶发现自己占据名分大义,居然说不过一个即将起兵谋反的乱臣贼子,又气又恼,眼看着辅国公是拉偏架靠不住的,皇太孙抬头望着不高的宫墙,上头珊瑚珠的衣摆都能看清纹样。 “惠贵妃娘娘,你受皇祖父临终遗命,难道要看着这等逆子乱臣祸害朝纲吗?”皇太孙朗声问道。 “惠贵妃,本王受父皇遗诏,一言一行,皆是遵照父皇旨意,尔等正该遵循大行皇帝遗诏!”秦王是真的相信,父亲为他留下了保命遗诏。 辅国公不跟着两人喊,他没有争到热血上头,知道喊几句话是无用的。 就在此时,一队人马从紧闭的行宫大门中疾驰而出,大门擦着最后一匹马的尾巴关上。 “大将军有令,请皇太孙、秦王、辅国公入内一叙,只带三人亲卫,其余人等,在此等候。”来人是一名校尉打扮的女将,很眼熟,仿佛在战场上见过,是曾经的同袍。 “殿下不可——”皇太孙的手下正要劝他不能以身犯险,突然被一棍子抽在背上,打落马下。 “干什么!”“兀那!”“贱婆娘!”呼喝声此起彼伏。 “蹭——”长刀出鞘的声音似又嗡鸣,那女将高声道:“大将军有令,先礼后兵,现在是棍棒,若还有添油加醋、架桥拨火的,姑奶奶手里的长刀可不长眼睛。” 在三方主将的压制下,鼓噪起来的人群又慢慢安静下来,他们都不愿承担第一个动手的罪名。 女将把视线投向辅国公,辅国公看着面前的人马,一人持棍,一人持刀,一人持盾,三人一小队,密切配合,显然是没有打算下死手的。辅国公也是沙场宿将,战场上不会听旁人说什么,只看旁人做什么。 到目前为止,惠贵妃还没有生出野心,没有瓮中捉鳖的打算。辅国公想想自己给副将的交待,若是此行有兵不血刃解决东宫、秦王矛盾的可能,那么冒险一些,也是值得的。 辅国公催马上前,拱手道:“愿奉大将军令。”他行的是军礼,先帝生前封珊瑚珠大将军职位,令她执掌中军,代皇帝行事。 前有辅国公带头,后有手执寒光利刃的士兵在前,皇太孙和秦王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实力,都没有一击必中的打算,那么,擒贼先擒王—— 皇太孙心想,我虽武力稍有不足,但惠娘娘站在我这边,到时可借她的力。 秦王则非常自信,本王勇力无双,若是东宫小儿出言不逊,直接拿下便是。惠贵妃与辅国公不过两边和稀泥,只要本王立得住,他们到时不足为虑。 如此,两人也同意各带三名护卫,一同入城。 宫门谨慎得只留出一人能过的宽度,几人在前,女将在后,护送着他们进了行宫,大门立刻关上,沉重的门栓、抵木立刻安上。这样防备的姿态,看得人心中紧张。 珊瑚珠领着三方站在院子里,连屋子都不让人进,就更别说什么上茶之列的礼数了。 “两位殿下都提着一口气,我也不请大家入内奉茶了,长话短说。”珊瑚珠第一个开口的对象是辅国公:“国公,大军不能乱。” 辅国公苦笑,“娘娘说的是。” “国公看,我二人可能安抚二位殿下。” 辅国公摇头:“老臣无能。” “依国公之见,此事如何办好?” “臣无能,请娘娘示下。” 珊瑚珠终于在一问一答间,把主动权收回自己手里:“我留下,节制大军,不令生乱。辅国公派人送两位殿下回京,朝中衮衮诸公,自有公论。” 没等辅国公开口,秦王先不干了:“凭什么?惠贵妃这是要害本王吗?” 辅国公沉思片刻,终于吐口:“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