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来了 第95节 (第3/3页)
他道:“庆元哥,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这里。”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微微泛红,像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表述了这么一句,但是眼神很坚韧。 徐庆元心里明白她的意思,微微笑道:“好,谢谢小花花!” 许小华摇了摇头,“这是我俩的缘分,从我们在人贩窝里遇到的时候开始,大概就注定了,咱们会有这么一段缘分。” 又暗暗安慰他道:“你想,咱们那时候那么小,完全听凭别人摆弄的年纪,都能虎口偷生,现在咱们都这么大了,什么难关会过不了?” 徐庆元望着她越说越泛红的脸,应了一声:“好!” 公交车来了,徐庆元朝她挥了挥手,“小花花,回去吧!” “庆元哥,你注意安全!” 等徐庆元上了车,从车窗外望去,发现她还站在那里,见他看过来,朝他挥手。晕黄的路灯下,显得夜色也有些朦胧缱绻,徐庆元心想,万家灯火,以后至少有一盏,也是为他亮着的。 第二天一早,刘鸿宇听到元哥起床,立即从床上坐了起来,轻声问道:“元哥,今天去哪啊?” 昨天白天,元哥一直待在班主任那里写思想汇报,他和乔远志、方以安都意识到这次的事情,应该比较严重,担心元哥撑不过去,就商量了一下,准备由他出面,和元哥好好聊聊,看有没有哪里是他们可以帮忙的? 但是昨晚,元哥回来又太晚了些,看着也比较疲惫,他就没有起话头。 徐庆元听他问,笑着回道:“去实验室。”生活还要继续,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沉湎在失意和悲伤中。 刘鸿宇顿了一下,“元哥,你的汇报写完了吗?” 徐庆元点头,“嗯!”其实那份思想汇报,他爸早就给他写好了,他只要照抄一份就行,就是他心里一直抗拒这样做。 刘鸿宇见他状态还好,抓了抓头,还是道了一句:“元哥,我们几个商量了下,你要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帮忙的,只管开口,怎么说,我们也在一个屋檐下住了三年半了。” 徐庆元应了下来,温声道:“谢谢大家。” 剩下的两个人也从床上爬了起来,纷纷道:“不客气,元哥!”这种事,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落到他们头上来。 等徐庆元出门了,乔远志忽然问刘鸿宇道:“我昨天听小华的意思,这件事沈凝也知道?你们说,元哥家的事,到底是元哥填表让学校发现的,还是沈凝打的小报告呢?” 刘鸿宇摇头道:“不清楚,这种事情不能细想。” 大家都沉默了一下。 隔了一会,乔远志忽然开口道:“当初,元哥和小华订婚的时候,我还很不看好,觉得俩人年龄、学历都是问题,但是现在,我觉得元哥算是有福气了,找了小华这样的对象。”昨天,许小华的举动让他特别刮目相看。 她年纪比他们都小,可是听到元哥出了事,第一反应不是害怕和撇清关系,而是担心元哥会怎么样? 元哥昨晚回来的时候,状态就好很多,他想,大概也是许小华或者是许家开导的。 一向话不多的方以安点头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元哥这也算因祸得福了。” 大家聊得热切,刘鸿宇就顺势起了床,准备去买几份报纸看看。 没想到,看到党报上有一篇《起底本市重大黑分子团伙案》的文章,立即就被吸引了过去,等看着看着,发现有许小华的名字,还以为是同名,再看到“许卫华”的时候,才知道这不是重名,真的是小华和她哥。 立即买了五份报纸,兴冲冲地跑回宿舍去了。 许小华这边,周一早上一到单位,就被程斌喊住,“小华,你看,咱们上报纸了。”说着,把手里的报纸递给了小华,指给她看道:“你看,在这里,‘京市罐头厂的许小华、程斌、钱小山、邢学卫等几位同志,由许卫华同志提供的线索,追查到了东门的黑市上……’” 因为小邢他们答应李春桃,不会向厂里反应,她将厂里的内部价罐头卖出去高价卖,所以许小华接受报纸采访的时候,也略过去了这一段,直接说有个大姐和他哥说,黑市上可以买到京市罐头厂的罐头。 许小华正看着,就听程斌道:“小华,这份报纸送给你了,我买了三份呢,另两份带回家给我爸妈瞅瞅,他们一直嫌我不务正业,没想到我也能上报纸。” 又补充道:“小华,还得谢谢你,喊我去查这个,以后有这种事,不要怕麻烦我,尽管来找我。” 许小华笑道:“好,行,下回有这种麻烦事,我还喊你!”她心里盘算着,回头也给她哥寄一份去,可能是因为她哥是军人的身份,这上面还特地夸赞了她哥两句,说:“许卫华同志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向在京市罐头厂工作的meimei许小华,提供了一条线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