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来了 第104节 (第3/4页)
我拿给你看……” 后面又写了一点徐庆元工作分配的事儿,“我是有些替他惋惜的,但他自己很看得开,觉得能留在京市就好。爸爸,你最近工作顺利吗?有没有听奶奶和mama的话,按时吃饭?先前寄给你的东西,你有收到吗?荞荞最近又做了好些好吃的,等能吃了,我再给你寄一点过去……” 这封信写的很长,许小华把最近发生的事,都杂七杂八地和爸爸唠叨了一遍,她想,爸爸收到这么厚的一封信,大概还没打开就会高兴起来。 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时候,许小华去把信寄了出去,回来的时候,保卫科的小邢喊住了她,“许同志,这儿有一封你的信,也没写哪个科室,就写了‘京市罐头厂许小华收’,是你的吧?” 许小华接过来看了一下,是从安城寄来的,寄信人是“卢源”,立即想起来,这是庆元哥mama的名字。 当时徐爷爷去世的时候,讣告上要写上亲属的名字,所以她看到过庆元哥mama的名字。 心里一时有些奇怪,庆元哥的mama给她写信干什么?当着小邢的面,也没急着拆开,只道:“是我的信,谢谢!” “不客气。” 等回了工位,许小华才把信拆开来,只见上面写着:“小华,一直没给你写过信,也不知道你和庆元的生活,现在怎么样了? 年前的时候,看到了庆元姑姑带回来的照片,你和庆元看着都很喜庆。当时庆元的爸爸还在家,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的样子。 转眼之间,庆元爸爸去边疆已经三个多月了,信里都说情况好着,我知道他是报喜不报忧,边疆750农场,可是名声在外的,活重不说,管理还粗暴,他也是五十岁的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每每夜里想起,我都忍不住抹眼泪。 最近给庆元去了好几封信,问他能不能给他爸爸想想办法,庆元都不曾正面回复我,我想着,是不是庆元有什么难处?还是怕他爸爸的事,牵连到了你们的前程?” 看到“你们的前程”这一句,许小华眼皮一跳,她是相信,卢源还没疯到要毁儿子前程的地步,她如果想拖儿子下水,这封信就不会寄到自己这里来。 到底是庆元哥的mama,许小华不愿意多想,接着往下看,“小华,庆元是我们唯一的孩子,我们是只盼着你们好的,但是他爸爸目前这情况,如果连亲儿子都冷漠以待,我又还能去问谁呢?烦请你帮我探探庆元的口风,好不好?” 最后一段又写道:“小华,如果我的来信,让你觉得很突兀,那么我表示歉意,也请你谅解,这是一个妻子和母亲的无奈之举,代问你奶奶和爸妈好,祝生活愉快!” 看到这里,许小华已然确信,这封信不是让她探庆元哥的口风,而是探她奶奶和爸妈的口风,卢源希望,她能向家里开口,帮帮徐伯伯。 这事是有些强人所难的,如果她家里能帮徐伯伯,她想,不用她开口,爸妈也会帮忙。 真是因为帮不上,所以家里才没有动静。 卢源现在怂恿她去开这个口,这不啻于让她这个女儿来要挟她的爸爸mama。 许小华自觉她做不到。 这封信,许小华没给奶奶和mama看,而是去了叶家,拿给了徐彦华看,并道:“徐姨,我没敢给我奶奶和mama看,怕她们看到了这封信,为着让我不为难,也会去帮忙。但我觉得卢姨把事情想得太天真了些,不说我爸妈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就是徐伯伯自己,当初也是霍县水利局的一二把手,因为这个事而被下放到了边疆去……” 徐彦华看完了信,也明白堂嫂的意思,点点头道:“小华,你说的对,这件事,我回头和庆元姑姑说一声,你也别往心里去。” “麻烦徐姨了,这事本来和你也没有关系,只是卢姨毕竟是长辈,我要是就这么置之不理,未免有些不礼貌。” 徐彦华叹道:“我知道,我知道,你放心吧,这事交到我这来,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