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18节 (第3/3页)
本来她想说老把式的,可徐祯太年轻了,连胡子都没有,面皮嫩瞧着就像个学徒,别人不信也是必然的。 春山湾的石木匠为啥人人都找他做活,一是他老,二是他会做棺材,别瞧着晦气,十里八乡哪家不需要棺材,自然就把徐祯给比了下去。 没想到把生意拓展到草原,还有鄙视链。 姜青禾有点不服气,巴图尔笑得很大声,用生疏的本地方言说:“要额看到他的刷子才成。” 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表达啥,后面姜青禾扶额,人家想说要看徐祯是不是真有两把刷子。 巴图尔特高兴,他用蒙语冲姜青禾说:“你去当歇家准能行。” 这个词太超出了,姜青禾没懂,她重复了遍又问都兰,“啥是歇家。” 都兰用了个通俗的词,“就相当于你们说的牙人。” 姜青禾明白了,其实就是买卖双方的中间商。但其实歇家在这地很特殊,原先都是官歇家,是官府在出入境的道上设立旅店,有专门的人帮蒙藏牧民交易货物、完纳赋税。 后来衍生出私歇家,这批人懂蒙藏语又通中原话,还能跟官府打交道,到现在就变成牙侩、通译等的称呼。 说起歇家,巴图尔暂时把目光从徐祯身上移开,他语气沉沉,“草场要是有个歇家的话,也不至于每年春秋羊客皮客来,都被刮去好大一层皮。” 牧民大多都很朴实,又不太能说好中原话,每每春秋剪羊毛或羊羔下崽,外地客商过来,总会以最低廉的价格出手皮货和羊羔。 所以平西草场的牧民看着拥有成群的羔羊,其实还不如春山湾里有地的人生活滋润。 姜青禾觉得有点意思,她问,“当歇家有赚头吗?” 都兰和巴图尔神色诡异起来,然后都兰小声说:“没麻钱子。” 巴图尔很直接,“只有皮货和羔羊。” 怪不得没人来给草场当歇家,没搞头阿,姜青禾很现实,她其实是个朝钱主义者,一听没钱,立马熄了心里蹿起来的小火苗。 毕竟羊羔和皮货再攒攒也能换,什么歇家都是虚头巴脑的生意。 她转到正事上说:“我男人手艺很不错,把式不把式你们瞧了就知道,勒勒车得让我们瞧瞧。” “噢,额瞅瞅,”巴图尔探头去瞧,本来蒙古包穹顶上还有光能照见的,结果巴图尔一来,愣是把光遮得死死的。 徐祯干脆起身,把木屑包在围布里,兜成一团,地上没漏一点,才将补好的木桶递给他看。 巴图尔也不客气,举起来对着光一顿瞧,又舀了勺水进去晃荡,丁点没漏。 他大笑一声,厚实的手掌拍了拍徐祯的肩膀,说:“好样的,有刷子。” 徐祯求助地看向姜青禾,他不知道咋接,姜青禾就问都兰,“还有桶要修不?” “太多了,”都兰拾掇出一堆的大桶小桶,有些朽到已经不能用了。 徐祯把那几个明显看起来坏太多的拿出来,“打几个新的吧。” “哎,”巴图尔着急,“不去看勒勒车了?” “要一家家修阿,晚点再去,”姜青禾回他,哪有那么快。 巴图尔很急,“那先修。” 他的勒勒车坏了,才没能转道去更西边的贺旗山脉夏营场,而是留在了草原。 修来修去,坏掉的地方补上了,但原本在夏季茂盛牧草地、崎岖坡道、泥泞沼泽都能灵活飞驰的勒勒车,拉起来变得特别费力。 勒勒车坏了,在草原上就变缚手缚脚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