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眠春山 第22节 (第1/2页)
挎瓦脚子中带的瓦是铁瓦,里面用桦木做的木脚子,徐祯找了湾里的铁匠,要了几张边角破损的铁瓦,价钱能便宜点。 铁瓦一张很大又很宽,得费老大才能把铁瓦掰弯牢牢贴在木头上,又用了圆头铁钉固定了一圈。 安在勒勒车上后,巴图尔一直啧啧称赞,他不说有两把刷子了,最近学了个新词,他感情非常充沛,且激昂地喊出一个词,“中!” 多么地道的口音。 他又夸,“能行。” 徐祯接不住他的话茬,只有蔓蔓捧场,她拍手,“哇,呱呱好。” 巴图尔特别高兴,蒙语一连串冒出来,姜青禾都听不明白啥意思。 最后他收住兴头,摸了又摸那对挎瓦脚子说:“有了好脚,它哪里都去得。” “来,额带你们去溜一圈。” 巴图尔一拉牦牛,换了对好脚的勒勒车转得飞快,绿草在它的轱辘行驶过时一丛丛倒伏下去。 车轱辘踩过浅水泡子,蔓蔓被溅了一脸水,她小手抹着脸哈哈大笑,又觉得好玩,开始伸手在嘴上打哇哇。 绕过沼泽地,惊起草丛里的鼠兔探出脑袋,又扑哧缩回去。 草原的天是澄澈的蓝,绿草如织成的缎带,天鹅在不远处扇起雪白的翅膀。 在勒勒车驶过的每一个角落,草原都美得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蔓蔓从喊:“好美腻”到“我看过这片草了。” 最后勒勒车停在远离蒙古包的草地上,那里有树枝扎起的围栏,里面的羊圈连排。松木做的屋子,上面盖着厚重的干草,边上还有好几个草垛子,一层层草码上去,防止冬春没有草料,牲畜断顿。 疏漏的栅栏里塞着绵羊雪白的毛,一头头羊像云朵那样涌动。 巴图尔说:“那是额的羊圈。” 姜青禾看花了眼,压根数不清里头到底有多少只羊,只觉得羊圈里密密麻麻全都挤着羊。 她的羡慕嫉妒恨都快淌成深水泡子。 巴图尔却说:“这算啥咧。” 毕竟做牧民的都明白,家财万贯,喘气带毛的不算,这些羊不折,长得又肥又壮能换钱的也就那么点。 “来,挑只肥的。” 羊羔不和母羊一起养,而且羊羔也要分能吃草的和刚产下来的乳羔,吃的不一样都得分开关在不同的羊圈里。 守着羊圈的是巴图尔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养羊的一把好手,大儿子哈布图是骟羊能手。 “诺,那个圈里的羊都是羯羊,”巴图尔指着那堆活蹦乱跳被骟了的公羊,“这些羊羔子壮实,还挺好养活的。” “来只母的吧,”姜青禾想着养一只母羊羔,长大后配种挤奶梳羊毛,比一只公羊要划算得多。 “那给你挑只两岁的,”再大巴图尔也舍不得,那都是成堆牧草喂养的。 羊的年龄得看牙齿,两岁的羊有两对门齿,叫四齿子,而成年羊有八个牙又叫满口。 母羊比公羊要温顺点,姜青禾喊:“蔓蔓你来挑一只。” 蔓蔓正靠在栅栏边,试图摸摸小羊卷曲的毛,小羊咩一声,她也跟着咩咩叫。 她咩一声,一蹦一跳地说:“来啦。” 她蹲在栅栏边眼神来回瞟,最后伸出手晃晃,有只小羊跌跌撞撞从后头跑过来,准备舔她的手,结果发现啥也没有。 拿脑袋拱了拱她的手,蔓蔓顺手摸了把,她惊叹,“好软。” 小羊羔没等到吃的,伸出舌头舔了圈嘴巴,蹄子也不蹬了,前脚踩在栅栏上,黑汪汪的眼睛看着后面的哈布图,仰头讨食。 “娘,要这只!”蔓蔓觉得小羊跟她好像。 一样的馋,姜青禾在心里默默吐槽。 “我要叫它白白,”蔓蔓搂着小羊羔说,她热衷于给动物取名,鸭子叫嘎嘎,之前的三只小兔子,她给取了大一,小二,老三。 但是姜青禾只让她给小兔子取名,一但取名叫出感情来,大兔子也就舍不得杀了。 那不成的,她还盘算着取兔皮做几只兔皮帽。 “那就这只,”巴图尔拿过麻绳在小羊脖子上绕了一圈,打个结,他交代姜青禾,“绵羊没那么好伺候,它喜欢吃芦苇和胡杨树叶子。” 不像山羊还喜欢吃红柳叶、苦豆子和甘草,苜蓿也吃。 回去的时候巴图尔还劝她选山羊, 姜青禾说:“谁让绵羊生的毛好。” 山羊毛太刺拉了,编毛线也刺手得紧。 巴图尔在这点上跟她说不到一块去,拉着勒勒车送他们回了草场的蒙古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