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24节 (第3/3页)
“我跟歇家谈谈。” 找了中间人,又把人家撇开,双方自己谈,那叫人家咋想。 听到有人叫他,小胡子从简易炉灶后探出头,两撇胡子耸动,“不急哈,等羊rou炖好再谈。” 他烦得嘞,下次不接骆驼客的生意了,急得连让人填个肚子都要催。 催也没用,他馋这口羊rou老一阵了。 羊不是现宰的,这里到处是浅水泡子,羊要在这宰,血水都能凝成个新的水泡子。 驼队拉了只特能吃的大尾羊,夜里跑到清水河边去宰的,洗干净了大清早就上锅炖。 驼队出行必带铜锅,还有轻便的炉子,他们走到哪,柴就捡到哪,有头骆驼身上专门扛着柴火堆。 正宗的羊rou泡馍应该是羊rou片,加点鲜烫软嫩的羊血。可驼队都是大老粗,把羊尾上那块油,切片贴锅边,熬出油来。 羊rou剁成大块的,放点百里香,柴火跟不用捡似的往里塞,烧得锅滋滋作响。 一点都不懂啥叫小火慢炖,他们都习惯吃猛火烧出来的大锅饭,尤其是烩菜,炖的粉条子贼香。 可别说这大火烧出来的羊rou,味可真够挠人的,不吸都往鼻子跟前凑,就像羊rou香织了个网罩在脸上。 “别瞧了,还没到能吃的时候哩,来来来,自己吃的馍自己掰阿,”小胡子搂了一盆死面锅盔,比他脑袋还大上一圈。 吃羊rou泡馍是得自己掰馍的,别人掰的馍不成。小胡子从锅盔上掰了块小拇指大小的,“就掰这么大,太大就再掰掰。” “要能掰成跟黄豆粒大的,那就是行家。” 他还挨个给骆驼客发碗,牧民自己带了碗,这地是没有凳子桌子的。大伙盘腿坐在草地上,碗放中间,拿了馍馍开始掰。 死面的锅盔特别硬,很费手腕力气,姜青禾一掰就是半个手掌大,她扭头瞧别人,巴图尔掰急了,用手搓,也不嫌埋汰。 那领头的实在看不过去,两人讲开了,语言不算通都一副哥俩好的架势,自己掰一点,扔到他碗里一点。 蔓蔓更掰不动,她悄悄问,“可以咬不?” “自己咬的自己吃,”姜青禾拿了特别小一块给她。 她欢欢喜喜接过,然后开始啃,结果好不容易磨下来一块。 嘴巴一动,就给咽下去了,干巴的差点卡在喉咙里,一股怪味。 “不好吃,我不吃。” 她把馍放在碗里,塞在徐祯腿边,“爹吃。” 不好吃的都留给她爹,可真行。 徐祯应了声,就专心掰馍,掰得特别细。 把一大块馍馍掰得特别碎,得费好大的工夫,小胡子掰着就开始说,跟练口条子似的,“这羊rou泡馍分四种,哪四种?口汤、水围城、干拔、单走。” “啥是口汤,”小胡子也不管有没有人接他话茬,自顾自说下去,“吃到最后剩一口汤。” “这就得泡,泡到馍把汤给吸满了,汤也就少了,一吃一大口,剩口汤就成。” 姜青禾实在不理解。 “水围城,就跟乌水涨洪一样,镇子在中间。那馍也就这样,都往中间走,边上全是汤。” “干拔的话,没汤,跟熬的黄米黏饭似的,能戳筷子不倒。” “单走不是让你走嘞,是一碗汤一碗馍,馍泡在汤里,吃完再喝一碗汤。” “名堂讲究多了去,今天没得其他,来一碗水围城,喝点羊汤舒坦舒坦。” 牧民跟听天书一样,巴图尔刚开始还能听进去几句,后面就只管掰馍,说的啥鸟语。 只有小胡子自己越说越来劲,不过羊rou炖好后,他也不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