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58节 (第2/3页)
“是。” 刚刚想起内阁,就不得不说那位鼎鼎大名的张居正张首辅了,对方推行的“一鞭法”即使不懂历史的人,也都有耳闻,现在先看看内阁学士们的意见。 不缴税不知道,过往她只知道古代百姓的赋税多,但是不知道古代缴税麻烦。 不似后世缴税都是用钱,现在的老百姓胡椒、棉花、粮食、铜板,大多都是实物和铜板,就连发给官员的薪资和俸禄也是五花八门,胡椒、香油、禄米……杂七杂八的很多东西,就是钱少。 虽然景朝的官员薪水待遇有点……太少,不过福利待遇不少,不然就没人愿意当官了,其一,官员和家属可以免赋税、免除兵役,许多人因此钻空子、卖名额。 其二,官员如果触犯了法律,三品以上的大员,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可以免于追查,五品以上的官员和京官,没有皇令,可以不用接受审讯。 这样的结果就是极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当然对于许多古代帝王来说,“重农抑商”乃是国策,有利于国家稳定,不过霍瑾瑜不想看到这样 钱只有花出去,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意义。 不过现下重要的是西北的战事,收拾好了鞑靼,就是她大展宏图的时候。 …… 午膳时分,霍瑾瑜正要用膳,崔慧妃的女官送来一套衣服。 女官恭敬道:“陛下,近日天气渐暖,太妃娘娘给您做了一身衣服,她说如果不适合,就让奴婢带回去,让她修改一下,一定让您满意了。” “多谢太妃关心。”霍瑾瑜示意檀菱收下衣服,还笑问道:“朕近日国事繁忙,许久没见太妃,不知道她老人家近日可好?” “自从听闻四公主平安后,太妃吃睡都很好,最近每餐都多用了一碗饭。”女官笑容满面道。 她可没有胡说,之前宣王出访鞑靼时,崔慧妃日夜在佛前期待,为他们祈福,那些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太妃私下里说了,若是宣王出了事,她也追随而去,到了地下给先帝和邓皇后赔罪。 “那就好,告诉太妃,她的心意朕领了,四姐母子马上就要回来,她可要好好想想,怎么哄四姐母子,我听说四姐孩子很凶的。”霍瑾瑜说道。 “多谢陛下提醒,奴婢回去会如实告诉太妃的。”女官笑意不断,再次行了一礼。 等到女官退下后,霍瑾瑜继续批阅奏折,看到了忠勇侯贾常威为他的儿子求情的折子。 她顿时扬了扬眉梢,看来消息还是传到忠勇侯那边了。 她随口道:“荀五,贾拓这些日子在大牢里安分吗?” 荀五从角落里走出来,“启禀陛下,听说贾拓在牢中整日寝食难安,至今已经瘦了十斤有余。” “哦?还有这成效。”霍瑾瑜将手中的朱笔放下,“你让人将他带过来,朕看看他现在还摆不摆世子的架子了。” 荀五:“属下遵命。” …… 贾拓被关进大牢的前几天,心中还期待侯府的人能救他,可是谁知道他一连待了四五天,侯府连派人通知他都没有。 那时候他的心就凉了,就猜测自己惹到了顶天的人。 然后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仿若所有人将他忘记了一般,留着他在这暗无天日的大牢彷徨恐惧。 当然这只是他的想法。 在旁边的犯人看来,这位公子哥过得日子不错,有单独的牢房,饭食虽然没有大鱼大rou,可是干净、分量多,不似他们,待得地方连狗窝都不如,还吃不饱,几个人共用一个马桶。 贾拓看到有人来提他时,顿时心揪了起来,心里一时惊恐,一时兴奋,询问狱卒是不是忠勇侯来救他了。 得到的答复是忠勇侯至今未归。 贾拓的心当即就凉了。 荀五手下人嫌弃贾拓身上有味,担心熏到陛下,所以在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