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156节 (第3/3页)
一些前来朝贡的番邦使臣满怀期待地来,带着忐忑和委屈的走,不仅没让景朝松口,而且还限制了朝贡频率,这可是实打实的钱啊。 后来,高丽的使臣前脚刚回到高丽,后脚就被高丽王将他连同全家老小坐着囚车一起送回来请罪,以此想让鸿胪寺卿将朝贡频率改成一年一贡。 霍瑾瑜知道后,也是无语,高丽王难道以为是因为是因为使臣犯了错,才造成这个结果的。 她直接驳回了高丽王的请求,至于高丽使臣还有他的家人也送回高丽了。 …… 九月最后一天,宣州传来消息,辽王感染天花病愈,虽然撑了过来,不仅面容被毁,而且还失去了视力和听力,直接成为废人,辽王妃、辽王世子、次子还有五个孙子、三个孙女也被感染了天花。 消息一出,城中局势开始变乱,太医院派去的太医和民间大夫一时也稳不住局势,目前只能据守医署,给民众发药和粮食。 目前宣州城内感染天花的军民已经达到三千人,死亡有一千一百人,其中过半与辽王府有关。 超过三分之一的死亡率,还有辽王的情况,这一切让宣州城变得越发不可控。 霍瑾瑜那边已经找到感染牛痘的牛,但是研究和验证需要时间,最起码也要等一个月。 她决定,实在不行先上人痘法,就算人痘法再不稳妥,对于宣州城的百姓来说,感染天花有三成的死亡率,种人痘的风险性比天花要低许多。 第73章 牛痘的这个研究速度,基本就是霍瑾瑜手把手硬塞的结果。 她现在没有时间让太医院的人按照正常顺序研究,宣州城现在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险,若是传染到其他卫所边城,将会重创军队,进而更加不可控,京城这边也会守不住。 所以现下,除了派更多的大夫、药材,还要严守宣州城通往各地的要道,防止天花传染到其他地方,因为天花污染感染者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所以现下通往宣州城的路,基本上只进不出,东西也是一样,不带一针一线出来,宣州城周围的水源也经常进行消毒。 太医院那边这段时间忙的脚不沾地,既要研究牛痘,又要研究接种人痘,天花乃是恶疫,传染性极高,能够接手研究的没有几个御医。 一开始宣州爆发天花时,太医院这边已经有心里准备,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很忙。 只是…… 他们没想到,按理说这段时间主持太医院的应该是钟院使,可是却换成了陛下。 一开始不管是钟院使还是太医院的人都要快吓死了。 陛下对天花不免疫,即使陛下说他已经做了严格的防护,钟院使还是联合谢公、曾太傅他们将陛下给劝回去了。 钟院使觉得,陛下还是继续“抄古籍”,他虽然一大把年纪,也是见多识广,只要于民有力,他不会打破沙窝问到底的,人生许多事本来就无法解释。 曾太傅直接放出话来,若是霍瑾瑜这段时间再靠近太医院,还有宫外的医学院,他这副老骨头也寸步不离地跟着霍瑾瑜,也赖在太医院。 谢公闻言,第二天直接堵在了太医院门口,身体力行。 曾太傅知道后,也堵到了太医院门口,顺便骂了谢公一顿。 谢公也不气,还好脾气地给曾太傅端茶润口。 “……”霍瑾瑜觉得谢公之所以不气,是因为曾太傅那些话是指桑骂槐,对着她说的,谢公当然不疼不痒。 霍瑾瑜默默地回去,命人往太医院送一份份“抄写的古籍”。 太医院正在研究天花的御医也都被钟院使提点了,不问缘由,开始研究陛下送过来的内容。 理解贯通后,然后开始在京郊的皇庄进行研究,又找了监牢的死囚进行实验。 后来陛下又让人送来许多病牛,说是这些感染痘疹的牛身上的痘疹毒性较小,能代替人痘,降低风险,御医们又分了一部分人手研究牛痘。 牛痘有时候确实会传染到人身上,但是他们没注意过这种人会不会得天花。 现下情况紧急,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再说人痘的接种技术,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太医院已经研究出一套比较安全的灭活cao作。 研究牛痘时,宣州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