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_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4页)

暖和的棉衣、棉被,许是能救活不少人。

    旁的不说,至少不该让军中的将士们缺少寒衣作战,即便是再强壮的人,也抵挡不住寒冻侵袭。

    不过曹德也没想到竟这么顺利就将棉花种子寻到,他前世时听闻过棉花在很早时就已经出现在国内,只是早期的时候都只当观赏花卉。

    第60章

    如今虽找来了棉花种子,但是数量少,想要大规模种植却是不行。

    曹德只得继续派人出去寻找,而锦囊里为数不多的种子也被他交给善于侍弄花卉的花农,尽量多培植一些棉花出来。

    “可派些人手去西域那边,往天竺那个方向去寻。”

    棉花产于印度河流域,而自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来,这条商道上就一直有行商,只是黄巾军起义以来,往来的行商减少了许多,但只要商道还在,派出一些人手很快就能将棉花种子带回来。

    曹勇有些迟疑,“虽然营地里每日都会有流民前来投奔,但这些新来的住民都尚未适应下来……”

    所以眼下降卒营里得用的还是先前老手,可随着各地的流商前来贩运货资,营地的人手尚且不够用,而要抽调人手去西域的话,肯定是要选精干得用之人。

    见曹勇一脸苦色,曹德沉吟半晌道,“既如此,不如花重金雇佣商队,将此事交予他们,倒是能省下不少人力。”

    虽然如今战乱,各地兵祸不断,但只要钱给到位,不怕找不到愿意的商队。

    曹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睛微亮,“小郎君言之有理,这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曹德微抬下巴,嗯哼一声,又道,“既让已雇佣商队,那便让他们带上一些货物,卖到天竺那边去……”

    将降卒营的瓷器、香粉、细盐以及安居巷的琉璃镜等物都带上,运送到西域卖上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再在当地多买些香料,最好是香料种子,以后在他们本土找气候合适的地方播种。

    如今市面上的香料堪比黄金,稍稍一些便要好些钱,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曹德,有时候也会为花钱买香料而rou疼,偏生他爱吃烧烤炸串,总是要撒上一些香料,这味道才够正。

    曹勇同样是烤rou爱好者,此刻听闻曹德之意,很是意外,“那些域外香料也能在咱们大汉种出来吗?”

    “只要气候适合,自然就可以。”

    他们这北方气候破冷,水热条件不一定能行,但先将种子买回来,到时候等他哥将这天下打下来,就可以在南方找寻合适的地方播种,到时候就实现香料自由。

    曹勇闻言心神驰往,恨不得立刻插翅回降卒营着手安排此事。

    但曹德还是叮嘱他,“棉花一事尤为重要,万事要以此为先。”

    香料再好,也只是用来满足口腹的,甚至如今这北方还不一定能种植,但是棉花就不一样了,这是真的能救人命的必需品,尤其是他们屯军北方,更是要保障将士们的棉服。

    曹勇闻言,脸上神情一肃,“小郎君放心,属下必定将这事办好。”

    曹德点头,等曹勇离开后,他让曹石寻几个木匠来。

    虽然如今棉花种植还没搞起来,但是却可以先将纺纱机改良一下。

    曹德先前在家中,也见过杨夫人纺纱,用的事单锭手摇纺车,纺纱的速度比较慢,但其纱锭转速却比较快,杨夫人纺纱时,时常会因为捻度速度过大而导致细纱崩断,这样的纺纱机更不适合纺棉纱。

    而曹德找来木匠改良的纺纱机,却是参考了黄道婆改良后的纺纱机,又借鉴了西方近代的珍妮机,一下子就将纺纱技术提高了好几倍。

    木匠们都是做惯了木活的老把式,起先听曹德讲要改动时,都眉头皱紧,欲言又止地看向曹德,但到底是畏惧其身份,不敢多说,只是心底都在犯嘀咕。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木活,各种家具都制作过,对纺纱机也是十分熟悉,如今见了曹德才这么大岁数,只当这个小郎是在胡闹,一个个都在心里叫苦。

    曹德似乎看出他们心中所想,还安慰了他们一句,“放心,只管按照我所说的去改,定是不成问题。”

    他这么一说,几个木匠心里压力反而更大,他们可不看好这纺纱机能改成功,但除了听曹小郎的,他们也别无二法。

    曹德当然是信心十足,他这改良技术可是直接参考成功例子,基本上是万无一失。而除了纺纱机外,他还让那个工匠打造另外两样机器,一个是脚踏式织机,另一个则是轧棉机,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