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43节  (第2/2页)
这样这个不毛之地,还有再进一步的可能吗?    这样的落差,搁谁谁受得了?    他估摸着瑾南王心里难免没有报复之意,可没有皇诏不得出封地,能报复的除了南蛮百姓还有谁?    总之,五郡郡守内心各有思量。    第58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8)(求首订!)    与此同时,瑾南王府的车队终于赶在入夜前进入了百桂郡地界,就近在一个叫云山寨的小村落投宿。    这里的房子都是竹楼。    徐茵以前没住过竹楼,对此挺新奇。    这年代没玻璃,之前住过的驿站,窗户是用泛黄的粗纸糊的,怪山脚下的村庄和眼前的竹楼,用的都是帘子,手编的草帘子或竹帘子。    许是地处南蛮湿气重,纸糊的窗容易受潮霉烂吧。    当然,也不排除纸价太贵,当地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自然用不起。    徐茵摩挲着下巴尖,她有玻璃配方,农女时代还匿名献给当朝皇帝过。    只不过燕华的皇帝貌似不怎么样。    先皇后过世不满一年,就把大皇子的生母也就是得宠的贵妃,晋升为继皇后。    若非当时的太子深得民心,且有战功在身,说不定十年前就被废了。    如今虽然还拥有封号、封地,那是他多年来积攒的赫赫战功,让皇帝实在找不出足够由头一下子把他撸到底。    瑾南王怎么说也是她名义上的夫君,皇帝这样对他,她做妻子的若还把玻璃配方献上去,不等同于被人扇了左脸一巴掌、还把右脸伸向前让人继续扇一样么?    倒不如找个机会给瑾南王呢,肥水不流外人田。    徐茵一边琢磨,一边倚在窗前看竹楼外的晚景。楼群后方,竹山成海,再往北,仍然是南岭山脉,比百越郡更为绵延。    这片竹林仿佛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南岭里肆意弥漫的瘴气。    “是不是因为离怪山远,所以这里的人气色相对好一些?因为少了那份恐惧?”徐茵问冯嬷嬷。    冯嬷嬷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您直说。”    “老奴也是道听途说。”冯嬷嬷凑到徐茵耳边,说了她从侍卫那儿听来的小道消息,“据说百越郡的赋税比其他几个郡都要高,百姓的日子比其他几郡都艰难。”    徐茵诧异道:“赋税难道不是统一的吗?”    “老奴也是听说。”    徐茵沉吟道:“你都能听说,想必瑾南王也听说了,不知他是什么反应。兴许这会儿在找本地人打听赋税情况也说不定……”    燕恪瑾的确如徐茵所猜,正在营帐召见云山寨寨主。    寨主并不知燕恪瑾身份,只道是中原来的贵人,欲前往百桂郡府城,听他问起百桂郡情况,自然是将知道的都说了。    等寨主离开,燕七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百桂郡郡守,听上去倒是个不错的。”    燕恪瑾指尖摩挲着清透的白瓷杯盏,轻笑了一声:“没吃里扒外乱增税就是不错?你的要求未免低了点。”    燕七低头认错:“属下逾距。”    燕恪瑾摆摆手,随意问了句:“她那边如何?可安顿妥了?”    言外之意:没闹幺蛾子吧?    燕七:“说起来,王妃似乎挺满意这里的房子,一来就带着丫鬟上楼了,还不曾下来过。”    徐茵何止满意,趁还不到晚膳时间,她拿着炭笔在罗列竹林的用途,琢磨竹子的产业。    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笋,可鲜食,可晒干,可做罐头。    还有竹荪,竹荪煲鸡汤可太鲜美了。    竹子本身用途也很广,除了建房、做家具以外,手工艺品、生活用品也可用竹子做。    烧成竹炭还能做成活性炭粉包、手工碳皂什么的……    这么一列举,云山寨后方那一整座竹山,简直像个聚宝盆啊。    徐茵写写画画间,丫鬟们拎着食盒、提着瓦罐上楼,晚膳时间到了。    “姑娘,这几道是王府伙夫做的,这几道是投宿的主人家送来的,您看看可合胃口?”    徐茵一看,乐了。    瓦罐里不就是她刚刚馋的竹荪鸡汤嘛。    鸡是养在竹林里的家鸡,与竹荪炖在一起,超级鲜美。    还有一道也是寨子里的特色——竹筒香米饭。    另外几道是王爷那边遣人送来的膳食,皆是京中口味的菜肴。    徐茵不由得味蕾大动,当即招呼冯嬷嬷、丫鬟们一起吃。    吃饱喝足,让冯嬷嬷挑了几匹棉布出来,作为谢礼送给寨里女眷。    “另外,嬷嬷,你替我问问她们,愿不愿意接笔生意。”    她想定做一批竹制品:养蚕用得到的竹匾,装粮用得上的箩筐,晒果干菜干的蔑席、簸箕,以及背篓、竹耙等一应农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