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节 (第1/2页)
不得有二三百块钱私房钱才敢大手大脚的花十几块去照相。 比不了。 相片出来后,顾建华去取了回来,除了各自小家的全家福,还有大全家福,其余的全部放在顾父顾母这边。 不过顾建华去送照片的时候给顾大姐大姐夫顾二姐二姐夫他们看了。 他们都很喜欢。 反反复复看了好几次。 顾父顾母也是,反反复复看了好几次,苏荷也跟着看了几次。 他们这年代照相,跟后世手机照的意义不一样,他们这个很珍贵,虽然不是彩色照片。 顾家人是有点显摆在身上的,一家子都爱显摆,先说顾母,拿回来相片得第二要出去串门。 “小荷,娘半个小时就回来了,瑶瑶刚睡没多久,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你注意着点就行。” 苏荷点头,“行娘,你去吧。” 顾母应声,头上围了围巾就带着相片出门了,第一个显摆的当然是二房那边了,她要给她的好妯娌看看。 让她羡慕嫉妒,她赵金枝能照相,她张秀英照不了。 顾二婶张秀英是真羡慕嫉妒,照相多贵啊,她这妯娌照了好几张,她三个闺女孩子们也照了。 顾二姐这边也是,她跟婆家不对付,所以就没去婆家而是去左邻右舍家串门了,还说,“可以照个全家福,不然孩子们长大了都没机会照了。” 她想明年再努力点,多赚点钱,然后给她四个孩子单独给照一张。 顾大姐也去给妯娌婆婆看了,她婆婆就说,“我跟你爹也想照一张呢。” 潜意思是你们几个孩子给出出钱呗。 二儿媳撇嘴说,“娘你跟爹想照就去照吧,我们没那多余的钱照相。” 她这妯娌也是,自家照了就照了,还干嘛拿过来给他们看。 多烦人。 听闻,顾大姐婆婆也不说啥了,这是不想出钱的意思呗,生五六个孩子一点用都没有。 还不如人家一个儿子。 顾大姐婆婆心里酸死了。 临近年底,苏荷抽空去了一趟黑市,大唐给她拿了三十斤细粮。 苏荷和蔼可亲道,“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家里够的。” 唐泽言笑道,“陈姨你拿着,就当是我给您的新年礼。” 苏荷就觉得这小子真上道,回回都给她拿粮,正想着就听唐泽言道,“陈姨,有个事想拜托你。” 苏荷看他,唐泽言道,“陈姨,你有没有法子弄点棉花,我想给我弟妹做身棉袄。” 棉花票每年每人一斤,别说三人一人都不够用,他要用还得跟别人换,他不想换。 苏荷听闻,“棉花啊,有点难找,我给你问问,对了你要多少斤?” 唐泽言,“谢谢陈姨,七八斤就够了。”说给问问,那就是有谱,这事妥了。 苏荷从唐家出来后去了邮局,给她大哥大嫂邮了五十斤细粮,五十斤粗粮,前几天她老妈还拜托她邮了羊rou。 估计差不多一起到。 棉花苏荷在第三天就给唐泽言送去了,他一斤一块五拿的。 他们家现在最不缺钱了,经过跟陈姨这半年的合作卖rou,赚了不少,唐泽言都不卖粮了,以后专门卖rou。 苏荷也赚了不少,半年多时间,她赚了八百,明年再接再厉,争取赚更多钱。 到年底了,大队也开始分rou分粮,顾父顾母依旧多买了一百斤粮食,让顾建华给苏父苏母送过去。 亲戚或是亲家,两家往来,就是互相送东西,互不占对方便宜。 今年苏父没搞到猪头,倒是猪蹄猪尾巴弄了不少,就拿了点让顾建华拿回去。 除了猪头还有两包奶糖,两罐麦乳精,两包挂面,奶糖麦乳精是大哥大嫂邮回来的,挂面是三哥苏澈从首都邮回来的。 他今年不回来过年了,就留在首都了。 顾建华就说,“爸妈挂面你们留着吃吧。” 苏父,“我们这留了,这两包你带回去给长意长安吃,她俩爱吃面条。” “你煮的时候给打两个荷包蛋,再抹点酱。” 俩孙儿不仅爱吃面条,还爱吃大酱。 “行,谢谢爸。”顾建华笑着道谢。 苏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