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1/2页)
况且比起武力征讨,他有更好的办法…… “告诉礼部和茶课司,削减拒绝贡马的西番茶引,我要让这群西番人自己把马匹老实交出来!” 朱元璋眼睛一眯,选择采用茶叶作为经济打击,以此来对西番土司不听话的回应。 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番人来说,明代的气候环境可不比唐代,一旦没有了茶叶,西番人很容易生病,并进而患上绝症。 朱元璋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即便不出兵,也能让土司们老老实实的上交马匹。 朱允炆闻言,心底对自家皇爷爷十分佩服,同时也示意旁边的司礼监太监记录政令。 不过朱元璋看到后眉头一皱:“不用记下,只口头传谕便可,若是西番土司寻到西宁、松潘和丽江,也叫那茶课司的官员说今岁茶叶产量不行。” “他们既然搪塞我,那我也搪塞过去,叫他有苦说不出。” “是……”朱允炆应下,但对于自家爷爷这种办法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符合君子之道。 不过他虽然面上没有说出来,但表情却出卖了他自己。 见到朱允炆的表情,朱元璋也苦口婆心的教导道:“允炆啊……天子承天道而驭万方,那些儒生的经史典籍可以看,但不能照做,作为帝王得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孙儿谨听皇爷爷教诲。”朱允炆见自己的心思暴露,连忙回应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过瞧他那模样,朱元璋只能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不免怀念起了已经薨逝的朱标。 朱标虽然也有些儒生气,但好歹能分清自家人和外臣的区别,但自家这个孙儿…… 朱元璋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处置着案前奏疏。 【庚戌,云南摩紫洞蛮寇建昌打冲河西守堡,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凯以成都等卫兵击败之】 【癸丑,广西思陵州土蛮抗命,土官韦寿以土兵平】 【戊辰,道州猺蛮盘大等五百余人作乱,湖广都指挥使司遣兵讨捕获其党,周子昌等二十九人诛之余皆溃散】 “这些蛮子,倒是片刻不停歇。” 瞧着一份份云南、广西、湖广等地的少民叛乱奏疏,朱元璋不禁回想起了刚才的武官子弟表现,不由的有些忧心。 好在一想到自家那孙子朱高煦,朱元璋心里还是不免的有了几分值得庆幸处。 “高煦本事不错,你着五军都督府属官去考校一下他的韬略,考校完后再回来告诉我。”朱元璋头也不抬的吩咐起了朱允炆,朱允炆见状也作揖应下。 不久,辇车及百官兵卒都渐渐消失在了道路尽头,往着北面的紫禁城而去。 “该走走,该留留啊……” 在辇车离去的时候,大教场内的朱高煦也迎来了一场离别。 他倚在营房门口,瞧着里面收拾行装的一些武官子弟,不免有些唏嘘。 大教场内营房足有两千六百余处,每处占地四分,可容纳一小旗十人。 不过,自从北伐胜利后,朱元璋就命工匠在京皇城、内城、外城等地城门建造屋舍来供驻扎南京的军卒居住。 曾经用于屯兵练兵的大教场,最后也只剩下了御前豹韬卫精骑及河州卫西番精骑常驻此处。 瞧着屋内一个个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的武官子弟,朱高煦倍感唏嘘。 “殿下,我们走了。” 收拾好了行李,与朱高煦认识三个多月的一名青年对朱高煦作揖,而他身后还跟着八名子弟。 这名青年便是此前武官们夸赞的李英,而他的父亲则是西宁卫指挥使李南哥。 李英和其家族都是归化大明的吐蕃人,因此为人皮肤黝黑,身材不算高大,但也颇有勇力,年龄比朱高煦大了三岁。 在朱高煦没有入住这营房的时候,李英是毫无疑问的营房小霸王,但自从朱高煦入住营房,并且当着众人的面,两拳把李英撂倒后,李英就成为了朱高煦手下的头号打手。 原本朱高煦以为李英能跟他回北平,但现在看来恐怕不行了。 “你们都走?” 瞧着李英他们几人的模样,朱高煦不免有些不舍。 “我们都是陕西出来的,这次考校通过,自然都回去了。” 李英笑着解释,但他也连忙补充道:“不过请殿下放心,我们是万万不会忘记殿下对我们的教导,日后殿下若是有机会去西北领兵,我们一定跟着殿下征战!” 李英的话一经说出,他身后的八名子弟也纷纷作揖躬身。 只是他们的这一举动,着实让朱高煦看着无奈。 “你们日后别来打我就行……”朱高煦在心底哭笑不得,心里想到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他如果记的没错,甘凉边骑好像配合御前精骑把燕军精骑正面凿穿了,而自己的这几个兄弟…… 朱高煦目光在李英几人脸上打量了一下,瞧着众人的笑脸,他只能期望日后几人不会在战场碰面。 “走吧走吧,回去之后别让我听说你们对驻地的军民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