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节  (第2/2页)
带上他真是太对了!”    “砰砰砰!”    梁诚和载振敲开了李谕的房门。    “贝子爷,这么早,是要去参观英国的医院还是博物院?”李谕问道,“实在不好意思,今天起得太晚,我很快就能洗漱完毕。”    载振立刻笑道:“不用不用!李教习,你慢慢洗就行,早餐我也让他们给你安排好了。”    载振握着报纸戳了一下身后的唐文治,唐文治立刻跑去了餐厅。    然后载振继续道:“你哪,有什么事就安排什么事,不管要去哪,我都准了!至于专使团考察医院、博物院、小学、工厂什么的,你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没关系。”    李谕一脸狐疑:“贝子爷,您这是……”    “那些地方去了对你也没什么意义,你就安心继续搞点大新闻,让我们这次出使的动静越大越好!”    李谕可算是明白了载振的意思,不过给他足够的自由权限反而更好,“我一定不负使团重托。”    载振拍了拍李谕的肩膀,然后用学来的动作握拳对李谕说:“加油!”    “加油!”李谕也握拳回了一下。    “需要什么就说,银元随时支取!”载振决定让李谕放手干干。    “多谢贝子爷!”    那咱说干就干!    李谕来到皇家学会,哈金斯会长信守承诺,带着他来到了自己在伦敦附近的塔尔斯山天文台,这是他在1856年自己私人出资修建的。    虽然设备比起格林尼治天文台差了许多,不过好歹他这里的天文望远镜比起慈禧或者奕劻家里的要专业上几十倍。    就像用单反和手机拍照的差距,专业就是专业;或者业余爱好者挑战职业拳击手,怎么可能拿爱好去挑战职业!    哈尔斯山天文台的望远镜口径为15英寸(38厘米),也算比较先进,拍照、分析的功能样样俱全。    哈金斯会长把钥匙交给了李谕,好奇地问道:“你要用它做什么?”    李谕摸着望远镜,抬头看向天空,说道:“当然是凝视夜空。”    这句颇有哲学意思的话让哈金斯会长很有感触:“你也读尼采?”    李谕笑了笑,“不对吗,当我凝视夜空之时,它不也正在凝视我。”    哈金斯会长眼光闪烁:“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期待你接下来要做的事了。其实即便赌约输了,我也会把天文台借给你。”    第六十二章 观星    法国巴黎,大清国驻法国公使馆。    “来,都坐好不要动!很好,看这里,笑一笑!cheese!”    “咔嚓!”    裕勋龄按下快门,底片上留下了公使裕庚和两位漂亮女儿裕德龄及裕容龄的影像。    裕庚刚站起身,就被小女儿容陵拉住了胳膊:“daddy,daddy,我们再拍一张好不好!”    裕庚摸了摸她的头,“要拍就和你jiejie一起拍吧。”    裕德龄和裕容龄两姐妹只差三岁,都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们在武汉度过童年后,便跟随裕庚出使各国,先在日本呆了三年,然后又在法国生活四年,对整个西方可以说是从小耳濡目染。    两姐妹各有特色:    jiejie德龄热爱文学艺术,而且语言才华很高,会说七八国外语,能用英文等外语非常娴熟地创作。    容陵则热爱舞蹈,是个极有天分的舞者,她不仅会跳中国的古典舞,还会日本舞、西方现代舞、芭蕾舞,对希腊舞、西班牙舞等也非常擅长。    别说现在的女生爱自拍,在照相术刚诞生后,女人就疯狂地爱上了这项留存美的艺术,尤其是像裕氏二姐妹这样的漂亮女孩子。    容陵缠住jiejie德龄,对照相机后的裕勋龄说:“哥哥快拍!”    裕勋龄对两个meimei同样极尽宠爱,“行行行,摆个姿势吧。”    刚要按快门,德龄却打断了他,“等一下,我去换身衣服,今天刚从香榭丽舍买了一顶克洛什帽子,拍出来一定好看。”    谁知没一会,德龄从屋子出来时,不仅戴上了漂亮的帽子,还换了一身优雅的法式长裙。    “来,拍吧!”    meimei容陵却一嘟嘴:“哼!不拍了。”    “为什么不拍?”德龄问道。    “你去买新衣服新帽子,怎么不给我买?”容陵赌气道。    德龄赶忙坐在她身旁,“好meimei,今天你去学舞蹈,我在家无聊才出去逛了逛。”    裕容龄是唯一一个曾亲自向现代舞蹈家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受到了她很高的赞誉。    裕容龄显然不想善罢甘休:“我不管!我也要!”    德龄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戴在她头上,“喏,给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