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第1/2页)
陶渊明沉默着为他斟酒,颜延之供职刘宋,自己却不能失节于晋室,所以对颜延之的牢sao,也只能闭口不言。 【来看作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是离开的意思。“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的误写,因为从他做官到最后归隐,正好是十三年。 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适应世俗,天性爱好自然风物。可是一夕失足,误入尘网之中,被世俗种种束缚,至今离开田园已经十多年了。 从这几句大家可以看出陶渊明的什么性格呢?】 颜延之拱手,钦佩道:“兄长不同流俗,秉性高洁,延之深为感佩。” 陶渊明但笑不语,只是冲他举杯。田园之志固然是他心中所求,可其中挣扎辗转,又岂足为外人道? 谢灵运点评道:“有屈子高洁之志,可惜诗作过于素朴平淡,不合于时。” 唐朝。 王绩才将酒酿封坛。他生性好酒,第一次做官就因为饮酒忽略公务被弹劾,当时天下动乱,他又不喜官场,所以爽快地辞官了。后来李唐定鼎,他又两次受诏为官,却还是改不了嗜酒的性子,深觉官场束缚,于是在那善酿酒的焦革及其妻子去世后,他便彻底歇了心思,辞官归隐。 他将归隐的地点选在家乡东皋,每日学着焦革留给他的法子酿酒,想喝便喝想醉便醉,比做官的时候不知自由了多少。 “诗酒田园,自有真天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将东晋的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偶像,立志像渊明一样安贫乐道,此时听到水镜提问,不由微微一笑,不无神往道: “陶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循本性归田园,可谓达士、高士,唉,惜哉不能与先生共饮,畅谈达旦,天生吾何迟也!” 北宋。 苏轼欣欣然夸赞自己的偶像:“先生真诚淳朴,高洁傲世,淡泊明志,能行世人所不行,当世以来,一人而已!” 我的偶像就是最棒的! 【其实一开始陶渊明就说得很不客气。少无适俗韵,韵就是性,指为人的品格和精神气质,那怎样“适俗韵”呢?无非就是曲意逢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 陶渊明说我生来就不爱这样,我也学不会,我还是喜欢淳朴宁静的大自然。起首一句,就表明了他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咸阳宫。 嬴政听罢没什么感觉,他对这种文人狂士敬谢不敏,若人人学那漆园吏,谁来治国,谁来做事?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必是要做出一番事业,才不枉走一遭。 未央宫。 暂时没说到什么大事,刘彻姑且舒适地坐在席上听诗,权作偷闲,偶尔发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