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3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第2/2页)

渊明的知音。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同为南渡政权下的文士,同样对污浊世事气愤不已,他们或许会有许多共同语言。】

    咸阳。

    嬴政目光微冷,荆轲这个名字他当然不陌生,甚至印象深刻,当年就是他在大殿上刺杀自己,领的,还是那少时故人,燕丹之命。

    千载有馀情?一介莽夫贼子,也配让后世传唱么?

    赵匡胤死死按着额角:“南宋,南宋,朕的大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让金兵攻破汴京、仓皇南渡?!”

    “皇兄别急,说不定水镜往后会说到呢?当下皇兄务必要保重身体啊!”

    赵光义紧紧地在一旁安慰,端的是一幅好弟弟的模样,只是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却是无人知晓。

    南宋。

    辛弃疾打着节拍低声吟唱:“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调子低低有似呜咽,为苍生起,为苍生起,兖兖诸公,为何眼里看不到苍生?!

    建章宫,刘彻忽然回头看向卫青,奇道:“这辛弃疾的名字,不会对照着去病取的吧?!”

    第21章 后续+梦游天姥吟留别序章

    卫青听了也是觉得好笑:“去病,弃疾,两人的名字倒很相像。”

    刘彻品味着辛弃疾吟诵的那几句词:“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同在。听起来倒像个心忧天下的志士,字句里有浩然之气,如果可以朕倒想见一见。”

    陶渊明也在品味这几句:“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那后世叫辛弃疾的文人,亦如我等偏安江南,嫉恶除暴之心,怕是日夜不肯歇息。高山流水,这个千载知己,老夫认下了!”

    颜延之也很为兄长在后世有这样一个知音而高兴,不过他还注意到了一些别的:“这几句不似诗,又不似骈文辞赋,读来却自由韵律,但不知是何种文体?”

    “后世气象更新,诗文进步是好事,延之你又何必纠结?”陶渊明笑眯眯地开口,脸上尽是豁达。

    颜延之一听也是这个理,笑道:“兄长说得不错,诗文更进,我等且欣赏便是了。”

    【陶渊明或许不能像曹老板那样进取,但他尝试过、追寻过,最后又以最决绝的姿态拒绝与俗世合作,保存生命的本真。

    他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人生选择,而他的桃花源理想也给此后的士大夫提供了一座精神堡垒,此后的王绩、白居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文人之心,古今相同。】

    【最后我们用叶嘉莹老师的一段话作总结。】

    水镜变换,一段文字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