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 (第2/2页)
不懂大唐顶流、粉丝之类的,但并不妨碍他们理解这是在夸李白。他们又惊又疑,《清平调》三首美则美矣,但也没法和前面的《归园田居》、《短歌行》比啊!更别说还有那楚国的屈子,这李白凭什么能得到后人这么高的评价? 但这惊疑的人不包括杜甫,听到自己的偶像在后世这么有名,杜甫他早已经喜不自胜。 没错,李白就是大唐诗坛第一人! 可这样的才士自己竟然还无缘得见,真是太令人遗憾了。杜甫小小地心酸了一下,在心里盘算着自己与偶像的距离,开始思考是不是尽早结束齐赵之游,赴长安拜访一番。 【公元742年,大明宫的大门终于为李白敞开,大唐最尊贵的天子唐玄宗辞辇步迎,接见于他。当年唐太宗见吐蕃使者,尚且还是坐在辇车上,唐玄宗竟然下辇,站起来迎接李白,这是多么大的礼遇啊!】 被拿来对比的李世民总算是露了个笑脸:“礼贤下士,该是如此。” 这皇帝还不算昏聩。 李隆基面露自得:“李太白名满天下,朕辞辇下迎礼遇于他,便是给天下才士做榜样,这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话虽如此,但嘴角却是忍不住上扬。 高力士见状迎合道:“陛下礼贤下士,那曹cao欲效仿周公,可见得陛下对李供奉的礼遇?陛下此举想必也将传颂万代,为历代明君礼贤的典范!” “说得好,朕不仅是要给天下才士看,还要给后世的君王看!” “陛下英明神武,自是得后世仰望。” 长安城中,李白的庭院里已然多了一个人,赫然便是那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贺知章。他此前一直向皇上举荐李白,皇上闻之也有意动,贺知章浸润官场,知道此事八九不离十,便放心了大半。 他性情放达,颇好杯中之物,今日听说市坊有好酒,正欲趁闲出来寻觅一番,便看到了水镜里的种种,尤其那《清平调》三首真是令人读之齿颊生香,当下也顾不得寻酒了,直接便来到了李白的居所,此时听得水镜叙述李白入宫后的种种荣宠,当即笑道: “你这个谪仙人,可是让天子却辇咯。” 李白摆摆手:“陛下深恩,白必当以国策报之。” 当年管仲为齐王谋,鲁仲连义不帝秦,谢安高卧东山而谈笑静胡沙,他李白入仕,便是要做这样的人物,安天下而后归五湖。当今圣上如此礼遇,他更当竭尽全力,一展所学,建功业而安社稷! 【刚入宫的李白志得意满,他相信自己在能在这位英明的圣主手下一展治国安邦策。但是吧,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白满以为自己可以效仿自己的偶像谢安大展拳脚,却不想最后的结局不过是娱乐帝王后被赐金放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