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5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第1/2页)

    李隆基被这一番话哄得十分开心,再开口便颇有些自得:

    “听楚棠的意思,应是各个时段都可以看到水镜。朕光复李唐,又将国家治理得如此蒸蒸日上,身边人才济济,被后世冠以盛世之称,太宗陛下看到必然会对朕颇为肯定。”

    “陛下说的是,”高力士附和道,“大唐既有盛世之称,陛下的文治武功自然可与太宗比肩,太宗陛下若能知晓,想必也会夸赞陛下呢!”

    “哈哈哈哈哈不错!”李隆基大笑,“朕一定能成就太宗的功业!”

    【李白一生任情潇洒,交游遍天下。与贺知章的这一次相遇,是他少有的宣于诗章的念念不忘。

    天宝三年,贺知章辞官回乡,李白作诗相赠:“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yindao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狂客即是贺知章,他被称作四明狂客。据说贺知章辞官的理由是年纪大了想回家做道士,所以李白称他山yindao士。

    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了对贺知章的情谊和后会有期的愿望。

    第二年,回乡不满一载的贺知章于道山仙逝,李白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他深情地回忆,“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风流,是唐代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曾经的相聚还历历在目,可转眼已然是“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洒脱如李白,也不得不“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许久后,李白还在对这位忘年交念念不忘:“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我想往江东游览,可是故友不再,又能与谁共饮呢?只好棹船回转。

    失去友人的落寞可见一斑。】

    长安院落,李白的脸上有少见的怔然,对面的贺知章面上却是带着笑,轻松道:“还要等两年,老夫才能归乡啊!”

    “贺监……”李白犹自迟疑,贺知章摆摆手打断他的话:“老夫这一把老骨头,能归在桑梓已是满足了,还能赚得你这样的谪仙人三首诗,也不枉当日金龟换酒的情谊。只是可惜,老夫不能在镜湖招待你咯!”

    他语气旷达,仿佛刚刚得知的生死之事根本算不得什么,仍旧笑眯眯地往杯中斟酒。

    李白轻轻呼了口气,抢过酒壶,一边替他斟酒一边笑道:“有何可惜?镜湖的酒喝不到,长安的酒却是多不胜数,白仍可与贺监对酒谈诗,只是下次,贺监可莫要再把金龟抵出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老夫一定带够酒钱,与谪仙人一醉方休!”

    齐地。

    青年杜甫鼻子一酸,贺知章是当世大才,饱学之士,杜甫对他也十分钦佩,猛然听得这样一位名士的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