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39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0章 (第2/2页)

 欧阳修心里有些感触:“为学一途,兼善天下。吾辈学人当与民同乐,亦当与民同忧,民有困而难解,其与民终隔一层。”

    亭林。

    顾炎武若有所思:“我常道学问当经世致用,鲁迅书中之‘我’一见实事则仓皇无措,虽有救民之心,而经世致用却已成为空谈。”

    他没来由生出些许惊醒,自己所谈的经世致用,若无法解决百信实际问难,无法正真真正于时有补,那岂不是与那帮道学家之空谈心性沦为一途?!

    这么想着,顾炎武觉得后背顿生凉意。

    【这样的悖反在鲁迅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药》中,革命者夏瑜为民众牺牲,民众却并不理解他的行为,反而将她的血当作所谓救命的药;《阿q正传》中,阿q则认为革命只是抢了地主老爷的东西,自己做地主。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北宋。

    王安石闻言到时心有戚戚,处在变革的中心,他偶尔也会有世莫知我的无奈。但是,难道因为变革不被民众理解便要放弃了吗?显然不能。他微不可察的一叹。

    唐朝。

    柳宗元轻轻拧眉:“虽然楚姑娘强调勿将书中之‘我’与鲁迅本人混为一谈,然究其深意,所谓‘知识分子’,未尝不有鲁迅本人之反思。”

    刘禹锡懂得好友的意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鲁迅的锋芒不仅向着庸众,也向着自己。”

    他们多少也是看明白了,鲁迅其人,不仅骂别人狠,骂起自己亦是毫不留情。

    “只是……”柳宗元不解,“到底是何使得鲁迅如此痛切?”

    【作品的表达实际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前面我们说了,《祝福》成稿之时,辛亥革命已经完成,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但制度易变,思想难去,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所谓头上的辫子剪了,心里的辫子却还留着。于是后来又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革命果实被迅速窃取,中国陷入更深的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自然开始了对革命的反思与对旧思想的猛烈抨击。他们终于发现,学技术、学制度都是次要的,思想,必须要改变思想,其他的一切才有生存下去的土壤。】

    水镜上先出现一段文字材料,众人一字一句读过去,满心满口都是“传统封建礼教与旧道德严重束缚民众的思想与行为”“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与近现代国家的需要”“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公平限制个人发展”“传统思想无法应对国家危亡的危机”……

    字字句句都是足以让人心惊的表述,还不待他们讲这些内容消化完,楚棠又播放了一段视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