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7节 (第1/2页)
郁红叶想了想,觉得他小声跟自己说的这个形容很正确。 不过她认为,她姑娘最棒,肯定能考上。 丛凛表示了赞同。 在旁边虽然跟于谨在聊天,但实际上耳聪目明听到了夫妻俩悄悄话的全部内容的丛澜:“……” 爸妈你俩真的是够了。 正如于谨所言,这个测试很简单,主要就是看丛澜的基础技术动作,她把自己的五种三周拿出来,就可以进国青队了。 再来个3a的话,起码队内是无敌的,因为一姐至今没办法出3a,只在训练时候落冰过一次,还直接摔到了冰上。 故而,对于她通过测试直接入队一事,于谨和方晨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两人紧张的还是选教练这件重头戏。 花样滑冰跟其他的项目不太一样,有的运动员会直接带着自己的教练从地方到国家队,一直陪伴十多年都是很可能的。 频繁换教练对运动员本身也不好。 丛澜这种天才,很难想象她居然没有固定的教练。 方晨跟于谨聊天的时候,喟叹无比。 于谨浅笑着低头。 他想起来老黄那日晚上跟他说的那些话。 老黄:“怎么就舍得放手呢?我真是想不明白。” 他拍桌:“要是我早十年遇到这样的好苗子,我说什么都要好好带她!” 于谨听了老师的吐槽,好奇地问:“为什么那个教练不带啊?” 哪怕是丛澜要来北京,他也可以跟过来啊,只要全国赛出了名头,绝对能进国家队。 那教练也就顺势入职了。 老黄顿了顿,看着他,这眼神让于谨莫名。 于谨:“啊?” 老黄:“我给人去了个电话,人家回答我,教不了了,怕耽误孩子。” 于谨:“……” 老黄:“她需要一个更好的队伍,从教练到医疗、康复、体能……于谨你明白吗?紫微星是偶然的,如何让这颗星星一直亮起来,是我们这些人要思考和努力的。” 谁不想要紫微星? 俄罗斯上两个赛季出现了两个,日本那里也有个会跳3a的,欧美向来是把isu当自家后花园,水分先不说,人才也没断档过。 几十个国家里,起起落落,谁都能轮上一个。 老黄:“我们也有,但她已经退役十余年,在这段周期内,我们的女单没有能出成绩的。” 单人滑不是没有过希望,可是,世锦金以后,前一姐退役以后,一切都消失了。 于谨这段时间也在问自己:我配吗?我能当丛澜的教练吗? 说实话他并不清楚,想要这样的好学生,可他又担心教不好,影响了她。 不过,于谨还是想争取一下。 老黄跟丛澜的合作很愉快,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两个月,却让他兴起了“遗憾”之情。 之所以没有继续当丛澜教练,是因为老黄身体不太好,在俱乐部带带孩子和业余爱好者也就罢了,真的要来国家队当教练带学生,他撑不住。 否则就没现在选教练这回事儿了。 方晨:“先参观一下首体吧?” 郁红叶:“可以吗?谢谢啊!” 方晨:“当然,这边请。于教练,一起啊!” 丛澜扭头看他。 于谨扬起笑脸:“好啊!” 丛澜推着自己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她的冰鞋冰刀和训练服等物。 于谨落后两步站在侧边,方晨在前面引着,向他们三人简单介绍首体的构造。 此时,看着背着书包的丛澜,于谨欣慰地想,他们的紫微星,也到了。 真好。 特别好。 第11章 千万不要放过她 丛澜没有参加过国内的比赛,少儿组、青少年组都没有,初初得知这一点时,方晨很纳闷。 “按照她的技术储备,在去年就应该杀出来了吧?”她疑惑不解。 国内的情况她是了解的,早先就是jr与sr一起比,冒出来一个12岁压16岁选手的新闻比比皆是。 11岁当然可以参加比赛,这个不妨事。 于谨:“黄老师说丛澜觉得自己技术不稳定,也不图什么11岁天才少女取得第一的噱头,就没去。” 方晨:“……” 她想到自己带的某一个学生里,前两年13岁全美比赛压了美国一姐ann后的铺天盖地的宣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