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2页)
她年岁比他小,身量自也比不得他这个成年男子,而论起身份,他是朝廷命官,她为闺阁女郎,但不知为何,她却仿佛并不处于字面上的弱势一方。 这些微妙气场,是装不出,也是遮不住的。 只因他一贯是挑剔之人,而挑剔往往源于对事物的感知较之常人更为敏锐—— 魏叔易心中越发觉得稀奇,面上未动声色,含笑抬手:“叫常娘子久等了,还望见谅。” “我说好的午时之前,不算晚。”常岁宁看着他:“魏侍郎忙于公事,亦可理解。” 对上那双眼睛,魏叔易愈觉新奇。 说句并不算自大的话,他年少扬名,家世样貌才学天赋摆在此处——他从来不是优秀而不自知的那一类人,而自有记忆起即有称赞声铺天盖地,吵嚷聒噪,也由不得他不自知。 因而光环在此,他与人当面交谈时,还从未在哪个女郎脸上见过这样平静的眼睛——没有仰慕,没有恭维,没有好奇,甚至是没有兴趣。 魏叔易不觉失落,反觉省心。 眼底笑意则愈深几许:“既已至午时,不如移步对街酒楼一叙,不知常娘子意下如何?” 常岁宁思索一瞬,即点了头。 二人遂出了茶楼,往对街而去。 此处酒楼生意颇好,大堂已经坐满了食客,伙计直接引着魏叔易一行人上了二楼雅间。 这是提早便安排过的——常岁宁心中了然。 只是,这魏叔易怎就料到她一定会答应来此? 嗯,虽说可用有备无患来解释,但她……也的确一定会答应。 毕竟等谈完再回别院,大约便无饭可用了。 而方才坐在茶楼中,便已嗅到这家酒楼的饭菜香气了。 点罢了菜,长吉与阿澈去了外面守着。 看一眼那年纪不大的小少年,想着那常家娘子的事迹,长吉犹豫再三,终究还是低声问道—— “小兄弟,你是……被胁迫的吗?” 阿澈不解:“什么胁迫?” “跟着常家娘子——”长吉示意他声音低些:“是被胁迫的吗?” “?”阿澈拿看待‘这位大哥你究竟在说什么鬼话’的眼神看着他,又rou眼可见地忐忑起来,生怕这话传到自家女郎面前:“这位大哥您慎言,女郎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长吉点了下头,遂默默闭上了嘴。 雅室内,等待上菜的间隙,魏叔易将一枚玉佩递予了常岁宁。 常岁宁一眼即认出了此物。 “这是从那周二栓身上搜出来的,据称是常娘子之物。” 常岁宁轻点头。 是她的。 是她当年离开京师之前,留给阿鲤的。 阿鲤这些年一直带在身上吗。 她接过,握于手中,仿佛还能看到阿鲤天真无邪的脸庞。 “合州此行,魏某当真要多谢常娘子。” 魏叔易和煦悦耳的声音打断了常岁宁的思绪:“魏侍郎谢我什么?” “需道谢之处,有二。”魏叔易含笑道:“其一,常娘子予我那几张供罪书,实是帮了大忙,若非如此,魏某此来合州的差事必不可能这般顺利。” 常岁宁微微一怔:“那日你看到我了——” 那人笑而不语,却是默认。 常岁宁:“……” 她就说,对方怎么说找到“常家娘子”便找到“常家娘子”了,原来早在她躲进他马车中时,就已经给他留下印象了。 只是……明知有人溜进了他车内,他就这么干看着? 这人什么毛病。 她不由想到昔日好友于信中的诸多哭诉与无奈叹息—— 少时她极少回京,故而也不知这魏叔易幼时具体是何模样,对他的印象,皆是在好友那一封封信中得来的。 她对魏叔易的印象,随着好友心态的转变而变化着——“我家儿子生得比女娃娃还要漂亮呢”——“我家儿子十分聪慧,真乃神童也”——“不过他好像有些嘴欠”——“这臭小子已气走了三位老师啊啊”——“我怎会生出这样的逆子呜呜”……连带着字迹都rou眼可见变得暴躁不再慈爱。 “不过……常娘子怎会认出那是魏某的马车?”魏叔易试探地问道。 这便是在套话了。 常岁宁面不改色:“不曾认出,恰巧躲了进去,见那车内布置很是富贵,想必颇有来头,若刚好又有些良知,便必不会袖手旁观的——不成想误打误撞,刚巧送到了魏侍郎手中。” 魏叔易神色恍然:“我便说么,若常娘子认出了魏某马车,又怎会不来寻魏某相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