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第6节 (第2/3页)
分明没有转过身来,澹台怀瑾却觉得有道严厉的目光悬在头顶,令他无所遁形。澹台怀瑾耸拉下肩膀,全招了:“我好奇那云氏之女长什么样,所以就去了明州寻风信,谁知道风信与云氏之女隔着屏风说话,也没见到真容。我啥也没做,就回来了。” 澹台桢轻笑一声:“出息,为了个女人连夜出城,就为了想看她长得如何。我看你是许久不挨打,皮痒了,军规都抛之脑后。” “表哥,我错了!”澹台怀瑾脖子一缩:“无令私自外出要打十军棍,我这就去领。” “还站着作甚!” 澹台怀瑾掂量了下荷包,咬咬牙走了。今夜又要破费,让那几个行刑的人打轻些。 表弟走后,澹台桢望着天边冰轮,忽地想起来,明日就要迎云氏之女入城,早上礼官提醒过,他差点忘得一干二净。至于云氏之女长得如何,他脑中浮现出模糊的轮廓。画像只看过一眼,就丢进暗格之中。后来连轴转地忙,再也没打开。 罢了罢了,是美是丑,明日便知晓了。 第9章 第九章 新月初雪 明月高悬,云意一身素衣站在庭院之中,手中握着一卷诗集,静静地看着明月。丛绿展开秋香色的披风,覆上云意单薄的肩头。 “姑娘,还未入夏,夜里凉,您当心。” 云意慢慢将系带系紧,轻声道:“丛绿,所有的嬷嬷宫女都将在明日之后返回南都。” 丛绿眼皮不动:“奴婢不走,奴婢还是那句话,奴婢的命是姑娘的,奴婢会一直陪着姑娘。” 云意轻叹:“时辰不早,歇了罢。” 丛绿扶着云意回房,里头已经备着一碗温水:“姑娘,该服药丸了。” “我晓得呢。”云意从荷包里拿出凝雪丸服下。丛绿从袖中拿出一张纸条,递给云意:“这是将军给的,让姑娘记牢上面的人,然后烧掉。” 云意心中一动,大伯这是把温国的暗桩都透露给她了么?云意接过来,默默记熟,然后交给丛绿:“你也背一背,往后有用。” 丛绿肃然应下。 月往东移,院子里的灯火次第熄灭。云意躺在床上,呼吸平稳。今夜,一定会有许多人难以入眠,包括远在千里的他。他如今在何处,姮儿又在何处?是否都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回答她的,是在屋檐刮过的风和洒在窗台上的月光。 云意深深呼吸,闭上眼睛。 第二日,盛大的送亲队伍在明州城外留足,剩下一架华美凤鸾香车由风信一行人牢牢护着,向珞州行去。云镝捏了捏拳头,含泪唤了一声:“父亲!” 几日不见,云阔鬓间似乎又添几缕华发。他深深地凝望远去的香车,久久不愿离去。 天的尽头,山丘绵延起伏,仿佛沉睡的远古凶兽,两只掉队的大雁哀鸣着,从广袤的天空掠过,去追寻不知所踪的同伴。 明州与珞州相隔不远,当晚,宝鸾香车便驶入珞州边城荆兰。荆兰虽小却富庶,珞州的州牧府就设在这里。战败后,珞州州牧带着家眷弃城南逃,现下还关在南都大牢里。如今是温国主将澹台桢住着,处理战后各项事宜。 而澹台桢,也将在这里,迎接和亲的云氏之女。 马车辚辚行着,丛绿掀起车帘往外看,心中泛起阵阵冷意。除了沿街看热闹的人,几乎寻不到一点迎亲的迹象,入城之后,别说澹台桢本人,连他的亲卫也不见来迎。丛绿放下车帘,回身看云意,云意坐得端庄,盖头严严实实的压着,看不到她的表情。 “云姑娘,到州牧府了,请下车。”风信恭恭敬敬地邀请。 丛绿率先下车,抬眸一瞧,匾额四周干干净净,一块红绸也没有。里头倒是涌出了一群丫头奴仆,分列两旁。领头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妇人,细眉笑眼,观之可亲。 “奴婢是内宅的管事,唤做张离珍,大家都叫我珍娘。”珍娘顿了顿,望向丛绿:“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丛绿。”丛绿回答得冷冰冰的。 珍娘笑容不变:“云姑娘舟车劳顿,还请先入府休息罢。” 丛绿掀起车帘,扶着云意下来,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