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1/2页)
李适看着这个稚嫩脸庞的小兵,看起来就十多岁的样子,只得摇摇头。 心里不由一阵惊涛骇浪,皇帝的卫戍部队,保卫京师的军队,居然也会被拖欠工资?去年的都还没有结清? 李适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些士兵明目张胆的倒卖军械,营中岬妓,到处大小便而没有人管。 就目前这状况,谁要是敢强硬一点,指东指西的,估计分分钟兵变。这些当官的估计平时都不敢来军营。 看着小兵失望的表情,落寞的背影。 李适知道必须要加快掌握京营的速度了,再这么下去,估计京营就彻底废了,虽然现在也废得差不多了。 李适带着张龙赵虎二人没有再去其他的衙门,直接往家里而去。 当夜崇祯皇帝照常处理奏章,这两日弹劾李适的奏章都有好几十封了。 不过都是对李适被皇帝破格录用表示不满,甚至还有人影射皇帝违背朝廷规矩,重用亲信小人。 这可把崇祯气得七窍生烟,你们一个个又不办事,难道我还不能提拔几个亲信大臣。 崇祯只好把这些弹劾李适的奏章留中不发。 不过自从昨天提拔了魏藻德后,攻击李适的奏章少了一些,而弹劾魏藻德的只有区区几封。 这不由让崇祯感叹,这个李适的人缘看起来不怎么好啊,不过我崇祯就是喜欢这种孤臣,最讨厌那种拉帮结派的大臣。 这时只见王承恩又抱了几十封奏折过来,崇祯皱了一下眉头, “王伴伴,怎么今天还有这么多奏章啊?” 王承恩不由苦笑道,“陛下,这些都是弹劾李适大人的。” 崇祯顿时一惊,“怎么这么多啊,至少数十封,这个李适捅了马蜂窝吗。” 说着崇祯拿起一份查看,弹劾李适目无国法,擅闯督察院,辱骂同僚,殴打同僚。。。反正就是罄竹难书,罪无可恕。 崇祯不动声色拿起另外一本,然后再看了一本,三本奏章都是弹劾李适,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这些内容,都差不多吧。” 司礼监有批红之权,这些奏章王承恩不可避免都看过,把它整理到一起才拿给皇帝。 本来王承恩见这么多人弹劾李适,不由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是又不敢不呈现给皇帝。这么大的事,皇帝迟早会知道的。 虽然收了李适的钱,但是王承恩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放水。 王承恩小心的回答,“是的,陛下。” 王承恩预想中皇帝的愤怒没有出现,王承恩陪伴崇祯皇帝十几年了,知道崇祯的秉性。 以前也有皇帝喜欢的大臣,被众人弹劾。崇祯最后顶不住压力只好把人给下了,最后落得一个薄情寡义的名号。 众人见皇帝没有一点担当,于是渐渐的就不敢去迎合皇帝了,生怕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王伴伴,你知道今天具体是什么情况吗?” 王承恩顿时心里一喜,知道李适这次过关了,看来李适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挺重的。 “奴婢也是听说,今天李大人到督察院公干,与御史刘在民起了冲突。刘在民完全不顾尊卑,全程以名字直呼李适大人的名号。” “李大人气不过,就打了他一巴掌,这顿时惹得其他御史的不满。” “李大人大骂他们国家大事面前装聋作哑,弹劾他人斗志昂扬,尽是一些无用的书呆子。” 说到这里王承恩居然发现崇祯笑出声来,于是继续说道, “李大人还做了一首小诗讥讽他们,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欢场尽是义气姬,妖魔鬼怪在庙堂。” 王承恩偷瞄崇祯的脸上,果然见崇祯皇帝一脸舒坦的样子,知道李适是彻底过关了。 “几十个御史见李大人如此讥讽他们,顿时恼羞成怒,准备对李大人动手。李大人见不好撒腿就跑了,要是跑得慢了,估计就得受些皮rou苦了。” 这时崇祯突然怒气冲冲的说道,“真是不像话。” 这顿时把王承恩吓得心惊胆颤,难道李适要遭? 但是接着只听见崇祯皇帝说道, “传旨,御史刘在民,无视朝廷规矩,毫无上下尊卑概念。革了御史官职,着令致仕还乡。” “还有给督察院的都御史下条子,让他们管好这帮监察御史,居然敢动手打人。” 王承恩一阵错觉,皇帝对这个李适是不是太宽容啦。不过这样也好,也对得起李适的孝敬。 当然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王公公的功劳,要不是他向着李适说话,再以皇帝先入为主的意识,李适估计免不了被训斥的结果。 要是李适知道这么一个情况,只得说这一万两花得真值啊。 第二日是朝会的日子,李适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参加这种大朝会。 一大早李适就穿好从五品的蓝色官袍,带着张龙赵虎直奔皇城而去。 等到了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