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又一次抬价买蝈蝈葫芦 (第1/2页)
“居然是找老手说的,那肯定不是一个凡品吧。”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就是在恶意抬价而已。” “他们之间又没有过节,抬价干嘛。” “我刚刚找我的表妹鉴定过了,这就是民制的而已,不值钱。” “十万买一个民制的,估计连零头都赚不回来吧。” “人家就是图一乐,十万在他们的眼中,一文不值。” “闭嘴啦,赶快听赵老师是怎么说的。” 网友们议论着。 赵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可不是一般的民制葫芦。” “这是三河刘的真品。” 赵立此话一出。 旁边的鉴别师和黄大师立刻过去了看到。 “你说的是真的?” 他们都深受震撼。 也不管形象,就那么大剌剌的跟过去。 “三河刘?那是什么啊?” “好像是清朝时期很有名的制作葫芦的牛人。” “岂止是牛人啊,那时虽然官制居多,但是三河刘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 “简直就是传世名作。” “这就是在暴击我这个学渣啊。” 网友们纷纷开始解释这个蝈蝈葫芦到底是什么。 “康熙、乾隆年间,这玩意在宫中传的十分广。” “基本上又头有脸的人都会用他的蝈蝈葫芦。” “而且这一件的品相、包浆和雕刻艺术都是一绝。” “比官模子还要贵上好几个档次。” 赵立解释道。 听见这话之后的其他人都是一脸震惊。 “小友,不得不说,你看东西的眼睛实在是太毒了。” “果真是三河刘的东西,是老朽眼拙了。”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黄大师和高教授围在周围感慨道。 “这玩意居然能这么卖钱。” “我可以出十二万买这个蝈蝈葫芦。” 胡明一听见赵立所说,立刻改变了注意。 “我出十五万。” 高大师说道。 这东西既然是三河刘的上乘之作。 即便是民制也能买个二十几万。 “一个蝈蝈葫芦就这么值钱吗?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啊。” “这可不是他们挥霍,这可是个名家,现在都是有价无市。” “上次那个三河刘的真品不就拍了四十多万吗?” “我记得!那个还上了报纸,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那十万买到手是赚翻了啊,不愧是赵老师,看东西就是眼毒。” “啧啧啧,跟在赵老师身边的拍卖者真是好啊。。” “是啊,这就是一个人形鉴定器,一说一个准。” 胡明看见弹幕有些羞愧,也有些后悔。 是自己不长眼,居然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早知道就应该多问问赵立的。 这样就可以淘到很多有价值的文物了。 但是人生哪有后悔药可吃。 “抱歉,这东西我是不会买的。” 楚少拒绝的很果断。 对方不松口,这两位大佬也没有办法。 只好十分rou疼的多看了几眼。 “对了,这次请您跟着我们一起去考古现场看看吧。” 高教授一看见这么好的机会。 于是赶忙邀请到。 “可是,不是还有展览吗?” 赵立问道。 “考古申请已经交上去了,那里比较重要。” “这次的展览就先延期了。” 高教授回答。 “延期?就为了赵老师吗?” “这感情派头比教授都大啊。” “那可不,你也不看看赵老师是什么身份,这就是考古界未来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