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第4节 (第2/3页)
“煮挂面用不了那么多人。”叶家大嫂叫丈夫薅菜。 叶家院里以前种很多花,后来国家困难,从上到下节衣缩食,陶春兰就把花拔了改种菜。最困难那几年还种过一片红薯,春红薯接着秋红薯,产量高,梗和叶都可以吃,接济了很多亲戚邻居。 陶春兰叫耿致晔回屋换身衣服等着吃面。 耿致晔抬腿关上房门,行李往椅子上一扔,抱住妻子:“不怕,我在呢。” 叶烦搂着他的脖子:“我才不怕。那两口子想叫我回申城见见亲戚朋友,多大脸啊。怕养不活就把我扔了,幸亏是爸妈,但凡穷一点,我早变成一抔黄土。” “咱不回去。” 叶烦点头:“我说了,我是耿家媳妇。” “改姓耿啊?” 叶烦朝他嬉皮笑脸的脸上拧一下:“陈小慧不知怎么想的,我都明说陈宽仁恶意把我俩调换,害她在陈家遭了这么多年罪。她还是不舍得陈家。可能两边都想抓住,也没提过改姓。应该不用改。” “你的意思她还想继续来往?”耿致晔皱眉。 叶烦想不通:“看起来很怕他们,就像有什么把柄在那两口子手上。” “没问?” 叶烦很是无语地翻个白眼:“我这个身份不尴不尬的怎么问?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她有点拎不清,多说一句都有可能怀疑我讨厌她,不想把爸妈还给她。可是怎么可能。我巴不得多个姊妹,爸妈生病住院还有人搭把手。” “我家烦烦聪明机智,目光长远,哪是尔等凡夫俗子可比的。”耿致晔低头在她脸上亲一下。 叶烦拧着他的面皮把脑袋扯开:“少来。换衣服!一身馊臭味!” “馊臭也是你的。”耿致晔在她嘴角啄一口,快速闪开。 叶烦打开衣柜找衣服:“包里什么啊?不是说家里有衣服有鞋,不用带吗。” “一个洗漱包和给俩小鬼买的吃的,还有一点海产——”耿致晔接过飞来的衣服,“大宝和二宝呢?” 叶烦:“可算想起他俩了。在你爸家。” 耿致晔换衣服的动作慢下来:“你顾不上怎么不叫小勤带几天?” 小勤大名耿致勤,叶烦的小姑子,年方二十,耿致晔同父异母的亲妹子。 耿家情况说复杂也不复杂,耿致晔上面还有两位兄长,大哥跟他也是同父异母。大哥母亲英勇就义后,组织给他爸介绍个女同志,生了耿致晔和他二哥。 哥仨生于战乱,敌后根据地也没多少存粮,那个年代的女同志很淳朴,不偏不倚,条件也不允许疼大的偏小的,哥仨感情不错。 耿致晔的母亲积劳成疾,看到黎明撒手人寰。组织一看老老少少全是爷们,袜子破了都没人缝补,又给耿父介绍个女同志,就是耿致勤的母亲于文桃。 于文桃嫁到耿家那年耿家大哥都十八岁了。耿家老大当着父亲的面直白点出,你嫁给老耿不可能图他年龄大。你图他工资高待遇好,我们图你年轻可以照顾父亲,照顾两个弟弟。你安分守己,这辈子吃喝不愁。你无事生非,我叫你进来容易出去难。 于文桃当场气哭。耿父令长子闭嘴,语重心长地跟小妻子解释,经常不在家,没空盯着仨孩子,我现在可以给他哥仨一顿揍,等我走了,你怎么办。 当时耿致晔十一岁,稚气未脱,说他大哥这叫先小人后君子。而耿致晔生的小脸白净,看起来也乖巧,于文桃心想这孩子不会撒谎,心里的疙瘩瞬间消失。 两年后耿致勤出生,家里的红糖鸡蛋都紧着产妇用,耿致晔的姥姥和舅妈也来看望过她,于文桃在耿家的日子舒心,脾气和善,对丈夫孩子也很尽心。可惜这种情况只持续到六七年。 那年耿父身体不允许不得不退休,虽然没到人走茶凉的地步,于文桃也明显感觉到不如以前受欢迎。 那年耿致勤十三岁,眼瞅着高考一直停下去,等耿致勤十六七岁十有八九得下乡,于文桃不舍得,天天想把耿致晔推出去联姻。 有可能皇天不负苦心人,也有可能耿致晔跟叶烦有缘,叫于文桃撞到陶春兰跟前。叶家四口都有工作,还在不同单位,于文桃就觉着塞个耿致勤进去不难。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