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百十一章实任 (第1/2页)
转眼,距离入职已是一年半过去。 这一年半里,沉纪雯跟了五个项目,从拿地到报批、融资到开工,她都在场,但那终归是别人的项目。 汇报再清晰、材料再漂亮,在高管眼里,她依旧只是“前董事长的女儿”。 稳妥、聪明、低调,却还没真正担过责。 直到青衣项目批了下来。 那是旧工业地块转住宅的改建项目,地段好,审批难,公司盯了半年才拿下。项目组还没定人,批文刚刚落地,内部正处于观望状态。 沉纪雯看完批文后,走向副总办公室。敲门,推门,说话干脆:“我想申请主导青衣这个案子。” 对方从电脑后抬头,看了她几秒,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只道:“你出一版初步立项建议书,一周内给我。” 那几天她很晚睡。 电脑开着,台灯未灭。 她没有期待回应,只是照流程把事做完。 建议书交上去后叁天,沉纪雯接到了立项评审的会议通知,她的方案,被允许进入决策流程。 大会议室里,董事、高管一排人坐在长桌那头,每个人手里都有厚厚一迭资料。 她拿着遥控切换PPT,语速不快,一条一条往下讲。 “地块原为轻工业用地,已完成用途转化,批建为住宅。现建议开发为中高层住宅产品,设少量底层商铺。” “回款按分叁期推售节奏设定,首期预售设在明年第二季,尾期控制在开盘后一周年完成。” 会上讨论中,开发部有人问:“你估价偏高了,能撑住吗?” 她答:“我看的是去年四季度的备案走势,青衣几个新项目卖得不错,而且那一带库存不高。” “整体结构保守了点。”财务总监紧接着开口,翻着表格说,“你这版回款太靠后,一旦市况下行,后段会吃力。” 她没抢话,等对方说完才点头:“是。但这一版是按目前审批进度编的,如果能争取提前分期推售,我可以改成中性版本。” 对方没有再问,只点了点头。 一周后,项目评审意见下发,批注为「原则通过」。公司正式发文成立专项项目组,从财务、法务、设计与投拓各抽调核心人员,由她统筹协调,担任项目第一责任人。 沉纪雯把那页审批表复印了一份,锁进抽屉里。 从今天起,这个项目,真是她的了。 她清楚,要证明自己能坐得住这个位置,就得随时能把别人给出的数字拆开、挑出风险点。 对的,就拍板;不对的,就先卡下去。 第一周,团队主要在搭融资测算的底稿。 沉纪雯不自己动手建表,但每条公式、每组数字的逻辑,她都要听清楚。哪里是静态假设,哪里是按销售进度走的变动数,讲不清的,全要重做。 “这一段是算预售回款的吧?” 她指着屏幕,“尾盘节奏现在不是调整了吗?你还在用上一版周期。” 财务点头,马上修改。 叁周后,第一稿完成,集团审批顺利通过。主资方由核心资方配出,占总额七成。 那天下午组内开会,沉纪雯直接定调:“剩下叁成我们自己找,额度控制在一亿以内,错峰进场,不影响主资方结构。” 法务顾问问:“要不要从集团现有的名单里选?” 她摇头:“不走内部渠道。” 她很清楚,那样批下来的,是欧氏的信用,不是她的能力。 她开始变得更忙。 欧丽华从不插手,也不提供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