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  (第2/2页)
家买了这么多,你再便宜点呗,大米你也二块五一斤卖给我吧,我好算账。”    李金凤想到是二回生意,没说什么,同意了。    可她没想到,她的让步,却是女人得寸进尺的开始。    “总共是六十九块五!闺女,我家也没这么多钱,要不……要不你再便宜点儿?我给你六十块,再给你五块钱的工业卷,三两糖票!”    女人一向小气惯了,她男人出门前,压根不是这么交代的。    他是让女人看东西多少,东西多,准备三十块的工业券,盐票三两,糖票一斤,布票也给点。    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稳住人,若是能够做成长期生意,就更好了。    可女人全忘了。    一心想着省钱,省票。    特别是她突然说了一句,“其实这我都觉得贵了,市面上,一斤大米,也就一毛钱!”    第58章 山不转,水转    “大姐,您要这么说,这生意就不好做了。您应该也晓得,这年月粮食不好弄,你现在就算拿着粮票和钱去大街上,都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李金凤并不打算让步。    大米她一斤已经让了五毛,原以为眼前的人能够知足,没曾想,她竟然还想着占便宜。    她虽说对票没啥要求,可就算不是粮票,其他票也得对数吧?    五块钱的工业卷,三两糖票,就想着打发她,她缺那点糖票吗?    空间里的糖,够她吃好久的了。    不过最气的还是她最后那句市场上一斤米一毛钱,显然是在嫌贵。    要真想省钱,何必做黑市生意?    直接去市面上买就是了!    “闺女,你就可怜可怜大姐成不?大姐家里四个娃儿,三个在学校念书,一个马上就要娶媳妇儿了,家里七八张嘴等着米下锅,大姐家里日子不好过,苦啊……”女人开始哭诉自己过得不好。    可李金凤不傻,像他们这种城里职工,是吃供应的。    如果真是这女人说的情况,家里六口人,那一个月的供应应该是一百二十斤,虽然是粗粮为主,细粮基本看不到,但是省吃俭用,兑点菜叶啥的,日子咋也比乡下人好过。    而且,三孩子在学校,每人每个月还能额外领几斤粮,比起那些生产队穷的只能啃树皮的人家,要好太多。    “大姐,对不住,你苦,我也苦,你至少还有像样的衣裳穿,我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这样成不?这生意咱就不做了,你好,我也好!”    李金凤很干脆的伸出手,从女人手里拿走了油罐,当着女人的面,将油全倒进了自己带的罐子里。    又将粮食往自己肩膀上一放,背着粮食就要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