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8章 话语权 四 (第2/2页)
前,他儿子赵明诚和旧党方面的书呆子侯仲良开始在《文曲星》上开了个讨论府兵制的论坛,还提出了实践检验真伪优劣的准则时,赵挺之也没有太在意。 因为他也不相信武好古敢用自己的一本卖钱的杂志去攻击新党的新政——这可是朝廷大政,无论对错,都不是武好古一介吏商可以妄议的。 可是武好古不能说的话,开封布衣赵小乙能说啊! “他想做甚?”赵挺之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 “谁?是官家吗?”赵明诚追问。 赵挺之问的是武好古,不过听儿子这么一说,就看着儿子问:“你知道官家的心思?” 赵明诚回答:“知道一些。” 赵挺之马上追问:“那就说说。” “官家想废后!” “甚底?”赵挺之瞪着眼珠子,“官家要废了王皇后?” “不是王皇后,是孟皇后。” “孟皇后?”赵挺之眨了眨老眼,“元佑皇后?她哪里招惹到官家了?” 虽然赵挺之也不喜欢亲旧党的孟皇后,可是也没动过再把她废掉的心思——孟皇后是先帝皇后,就是在宫里吃口安生饭,废不废的也没多大区别啊。 “仿佛是官家梦见先帝了……” “梦见先帝?”赵挺之听得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理由啊? 赵挺之想了想,“德甫,这个要废后的消息你从哪儿听来的?” “是官家亲口的言语。”赵明诚说,“官家说梦见先帝责怪他迎回孟皇后,亏待了刘皇后。” 赵明诚也是赵佶的心腹之一,所以同样听赵佶说过梦。 “怎么会有这样的梦?”赵挺之摇摇头,“那这个孟皇后也太倒霉了……对了,你媳妇知道这事儿吗?” “应该不知道,”赵明诚不大确定,“儿子没有和她说过。” “那就别说!”赵挺之吩咐道,“对谁也别说……这事儿,恐怕又要引起一场朝堂纷争了。” 赵挺之思索了一下,“对了,这两天国子监里面有人议论吕本知案和州北军营大火吗?” 赵明诚是国子监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文曲星》上写几篇文章,挂了个主笔的名义。 而赵挺之问起国子监中的议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报纸、没有网络,民间舆论几乎不存在——就是存在也没人在意——存在的只是清流物议,而在清流物议最肆无忌惮的,当然就是号称“无官御史台”和“带发苦头陀”国子监生、太学生和武学生了。 这些“三学生”平日凑在一起,除了谈论文章诗赋,就是议论时政消息和天下大势了。 刚刚发生的州北大营纵火案和吕本知代父受死喊冤事件,自然是三学生们议论的焦点。 “有一些。”赵明诚皱眉道,“开封府的士子们都说吕本知是孝子,是被人冤枉的,州北军营大火必有黑幕。” 赵挺之问:“他们说了幕后黑手是谁吗?” “都说是武好古,”赵明诚皱着眉头,“爹爹,您觉得那把火是武好古让人放的吗?” 赵挺之只是笑笑,“除了他,还有谁能干出这种事情?” “三学”里面出现不利于武好古的舆论也不单单是士子们脑补的结果,而是新党故意引导出来的。 现在的国子监司业刘逵就是吕嘉问的女婿,吕本知的姐夫! …… 国子监司业刘逵回到府中,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去探望正在养病的吕嘉问了。 牢狱之灾加上丧子之痛,让吕嘉问一下子仿佛老了十岁,本来还算硬朗的身体也垮了一半,在御史台狱里听到儿子的死讯,当时就晕菜了,好不容易救醒后就病倒了。心口一直疼痛,而且头晕眼花,时不时还有幻觉,而且还胡言乱语…… “我儿死得好惨,姓赵的,你也太狠了……” 刘逵走到后院吕嘉问养病的屋子外面时,吕嘉问又开始说胡话了——吕本知明明是被武好古那个小人给害死的,自家的岳父怎么老骂“姓赵的”呢? 姓赵的是谁啊?武好古身边好像就一个赵钟哥姓赵,可那莽汉现在还在沧州练兵呢。 摇了摇头,刘逵还是推门走进了吕嘉问卧病的堂屋,就看见自己的妻子吕氏正坐在吕嘉问的病榻旁抹眼泪。吕嘉问则是面如枯槁,横卧榻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天花板,嘴巴里说着胡话…… “我儿啊,你死得冤枉,为父没有办法为你报仇,为父心里好苦啊!” “儿啊,都是为父害了你,为父要是不入京,你就不会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