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0章 话语权 六 (第2/2页)
重臣构成一定的监督。 不过这种监督和制衡机制还是浮在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乃至平民百姓基本上没有说话发声的渠道。同样的,皇帝本人和中下层乃至民间的联系也被官僚集团所阻断。一个理想的皇帝,应该只知道官僚们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老百姓同样只能从官吏的口中知道皇帝的旨意——所谓山高皇帝远,皇帝的旨意传达到那些底层百姓那里,天知道已经被歪曲成什么样子了。 而《文曲星》如果变成了新闻类刊物,公开、广泛地发行,及时、准确地报道,那么赵佶不就拥有了一个可以直接发布圣旨王言的喉舌,以及了解各地情况的耳目了吗? 武好古则可以通过花钱收买报纸,达到cao纵舆论的目的…… 蔡京虽然是jian臣,但他比较脱不出历史局限性,不知道后世的资产阶级jian人们cao纵舆论的套路。所以当下那么一琢磨,居然觉得“官家的办法”很不错啊! “官家果然是圣君!”蔡京点点头道,“居然能想出如此高明的办法……大郎,既然《文曲星》杂志要成为官家的喉舌和耳目,总不可能继续商办吧?官家准备把它交给哪个衙署主管?” 武好古笑了笑,他早就知道蔡京会有这么一问——宋朝虽然没有新闻管制一说,但是对民间刻印书籍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许多涉及所谓朝廷机密的官员文集在刻印发行时都会遇到麻烦。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一旦出现,必然会有官办的想法。 武好古说:“官家想将《文曲星》交给赵小乙。” “赵小乙?”蔡京一愣,“官家要亲自掌控?” “对啊。”武好古笑道,“要不然给谁管理合适?官家本来就是想要可以绕开两府的喉舌和耳目啊!” “内官呢?”蔡京想了想,又问,“内侍可参与其中?” 武好古笑了笑:“赵小乙是开封布衣,怎地能让内官进去《文曲星》?而且内官若是主管《文曲星》,朝中的相公们还不要跳脚?” “那这《文曲星》算是……” “是民间士子所办,主笔和编纂都不得拥有官身。” 武好古的安排还是非常巧妙的,用“赵小乙”的招牌定下“民间士子主办”的游戏规则,就可以避免报纸变成官衙——这可不是在给《文曲星》定规则,而是在给整个新闻报纸产业定规矩。 而且,宋朝没有秀才、举人功名,民间士子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大约就是没有官身且读过书的百姓吧? “原来如此……”蔡京看着武好古,一张胖乎乎的圆面孔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过了半晌才试探着问,“这《文曲星》……想来还是在大郎你的掌控之中吧?” “都是替官家做事嘛!”武好古笑了笑,“如今《文曲星》只有两位主笔,肯定是不够的,蔡龙图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实际上《文曲星》杂志现在连一位专职的主笔都没有。侯仲良和赵明诚都是兼职的,而主笔之下的编纂,则大多由侯仲良的弟子和赵明诚从国子监拉来的生员充当,大部分也是兼职的。 与此同时,《文曲星》杂志的“论坛版面”上刊登的文章,大多也是读者的投稿,也没有专门的“记者”去采访新闻。距离真正报纸可还远着呢,想要大办,少不了招贤纳士。 而蔡京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插手《文曲星》杂志的机会——这可是天家的耳目和喉舌! “老夫且替你留意则个,”蔡京并没有马上推荐,“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与你说。” 蔡龙图说着话就伸手抚摸起自己的一部大胡子了,沉吟了一下,“大郎,这个《文曲星》看上去,还是可以用来制约清流物议的东西,是不是?” “不是,当然不是了。”武好古连连摇头,“《文曲星》就是本杂志,清流名士也可以在上面写文章啊!虽然主笔和编纂都不是官人,可是官人要投稿还是可以的……蔡龙图,你有甚文章要往上登吗?” 蔡京呵呵一笑:“暂时没有,不过老夫还是有一番忠言相告。 你啊……本事是有的,可是也忒会惹事!而且还不怕把事情闹大,这可不好!官家虽然护着你,可你终究是个武官,本朝的规矩你还是要记住的。 所以你万万不能再和曾布、安焘他们撕破脸了!因为州北大营的那场火,真的过头了,可不能再来第二场了。要不然,韩忠彦也会和你决裂的。” 武好古看着蔡京,“难道下官就要任凭他们泼污水?” 蔡京一笑:“那倒不必,老夫和你说,你应该这样对应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