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5章 jian党的崛起 十三 (第2/2页)
定会紧张起来的,到时候还不几倍几倍的上涨? 趁着现在还没打起来,多囤积一些到时候就发了! …… 海州这边,万恶的资本家武好古和吴延恩正忙着要大发战争财的时候。而在古老的关中平原,蓝田县的父母官武好文武青天带着他在蓝田吕家那里碰得一鼻子灰,灰溜溜的来到了京兆府城。 宋时的京兆府城显得局促寒酸,这座城池并不是承载隋唐辉煌气度的长安城,而是在唐末朱全忠迁昭宗于洛阳之后,由当时留守的匡国节度使韩建在长安宫城的基础上所筑的新城。城池东西长约5里,南北宽约3里,周遭17里有余,面积大约5.2平方公里,只有旧时长安城的十六分之一,甚至还没有新兴的界河商市大。 而在小小的京兆府城的东西两侧,又筑了两座更小的城池,作为长安、万年两县的治所。 和几乎要塌掉的蓝田县城不同,京兆府城倒是高大坚固,城外还有宽大的壕沟,看上去还有真有几分雄关坚城的模样儿。 现在已经接近深秋时节了,关中平原还有临近的京西路的秋收已经完成,不少地方秋税也已经缴纳完毕,开始有无数的辆车把粮食运往京兆府城了——京兆府城是西军的后勤要点,从东面运来的粮草都囤积于此,再分批分站发运。 所谓的“分站发运”,就是在运粮线路沿线不到百里设立一个转运站,由沿途各县负责提供民伕、车马和部分饲料,负责维护道路。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在所运输的粮草被拉车的牛马民伕消耗之后,同时减少车辆和牛马的数量,以提高送达率——不过再怎么精心计算,2000里的送达率也不会超过两成。 而沿途设置粮站,接力运输,对于关中各县的百姓而言,也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武好文作为蓝田县的父母官,同样要承担调集民伕、牛马、车辆去指定的中转站服役的任务——这又得去求着蓝田吕氏!要是没他们协助,武好文的知县根本干不到秋后! 在关中,可没有比供应前线更大的事情了! 所以武大知县根本拿蓝田吕氏的那几位一点办法没有,想要施行府兵,还就得照着他们的办法来。 要不然就啥也别做,安安稳稳混日子就行了…… 可是武好文偏偏还想干出一番成绩,所以在安排好了县里面的徭役之后,就来了京兆府城,找到了勾当京兆府保甲府兵司公事纪忆。 纪忆仿佛做了在京兆府长久过日子的打算,所以没有住在局促的公署里面,而是在京兆府城内双桂坊租下了一所三进三出还有个马厩和后花园的大宅院。 武好文到访的时候,纪忆和跟着他一块儿到来的一大家子人刚刚安置妥当。 “忆之兄正是好兴致,竟然在这京兆府置了如此的家宅?” 听到武好文的言语,纪忆顿时就笑了起来:“望道,你我在京兆府可不是几个月就能大功告成的,这一任……恐怕得三年才能回去,怎能不好生安置一番?” 这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虽然因为党争的原因疏远了一段时间。可是武好文并不知道纪忆和他哥哥到底结了什么怨?所以对纪忆还是非常友好的。 “须得三年……”武好文跟着出迎的纪忆进了厅堂,分宾主落座后就顺着对方的话说起了公事。 “忆之兄,小弟看来,我们的差事是三十年都成不了啦!” “怎么会?”纪忆笑吟吟看着武好文,“望道,你是不是和蓝田吕家的几位谈过府兵的事儿了?” “谈个啥?被那个井田先生教训了一顿。” “怎么?”纪忆一愣,“他不答应在蓝田搞府兵?” “答应倒是答应了,”武好文摇摇头,“只是……” “呵呵,”纪忆一笑,“答应了就好!答应了,这事儿就能成了!” “成不了……”武好文苦笑着把吕义山、吕景山的话,一五一十都告诉了纪忆。 纪忆听完后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望道兄,事情成了!事情成了!” “成了?”武好文摇摇头,“怎么可能?吕家要的可是蓝田县的实权啊……” “给啊!”纪忆一笑,“干嘛不给?你不给,府兵制能成功?不是我说你,你要不给他们权,就你的本事,几个姓吕的不拦着,随便你来搞,你都成不了。现在好了,他们来搞,功劳是你我的……哈哈,望道兄,你的官运可真叫人羡慕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