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2章 论道批斗 (第2/2页)
将从回避大道变成验证大道的学派! 而这真理大道……可以验证吗? 武好古这厮幸好是在大宋这边,要是去了西方,十有七八就要引发一场宗教战争了! 坐在白斯文身边的苦荣大和尚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一张胖乎乎,一点都不苦的老脸儿拧成了一团。 他们大理国是相信儒学的,讲究的是佛治心,儒治国——实际上不仅大理国是这样,大辽国、高丽国、安南国现在都是这个路线。连大宋本国,也有人提出“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分工合作方式。 而武好古现在提出的“天道假说”、“信天道”和“实证求道”合在一起,是既可以治国,又可以治心的。最可恨的是,还可以用来检验别人家的真理……还讲不讲理了? 宋徽宗赵佶则笑眯眯听着武好古的道理,并没有决出什么不妥。他是相信道教的,而道教的道就可证!羽化登仙,白日飞升,炼丹求长生,算命测字看面相,这不都是在证道? 要是啥都不灵验,那不就是蒙人吗?那些不会求仙炼丹算卦的教,那才是假货! 而新学的理论家陆佃这个时候气得已经快不行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他是做学问的,到了现在还不明白吗? 这场论道压根不是分高下对错,而是在商量怎么一块儿同流合污啊! 关洛之学的天理元气体系完全可以和苏东坡、武好古的实证假说体系合一啊! 天理就是一个可信的假说!是可以由实证慢慢检验的…… 且不说苏东坡、程颐、武好古这jian贼小人最后能不能驳倒新学的“通经致用”,就是这么一个圆满的天理假说实证体系,都已经确立了儒家宗师的位置了。 …… “你们上当了!” 傍晚时分,曾布的相府之内,已经知道白天国子监里面所论之道的曾布,一看见来访的陆佃、周常和刘逵就埋怨起来了。 “子宣,人家指着鼻子下战书,难道还能避而不战吗?” 陆佃一边坐下一边说:“若是不战,岂不是要叫天下人耻笑了?” “陶山说的对啊!”刘逵也跟着帮腔,“武好古和程颐的那一套用来治心还可以,却不能治国。” 周常点点头道:“那武好古太年轻了,就算他有天人之资,悟得实证之道,也不可能精通百家经典,所以一定说不过我们的。” 武好古肯定是悟道了! 不过悟道和通经不是一个概念,释迦牟尼29岁出家修行,35岁时在菩提树下悟道。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才26岁。穆罕默德见到天使加百列时虽然已经40岁了,但是他并没有进过学校,目不识丁。那么25岁的武好古悟得实证之道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武好古却不可能读通了诸子百家之经,没有读通,那怎么能驳倒通经致用呢? “武好古自然不通百家之经,可是苏东坡和程颐学究天人啊!”曾布看着眼前的几位,“如果王荆公在,自是不担心的,可是现在……” “子宣,”陆佃摇摇头,一脸坚定地说,“苏东坡和程颐的学问虽然高,但是我也不怕他们。因为道理毕竟在我们这一边!” 曾布心说:道理应该是在我们这一边的!可是人家现在有了很厉害的说理办法了,真要论起来,不一定能赢啊! 不过避而不论肯定也是不行的,自己缩回去了,将来有理也变没理了。 “好吧,”曾布点了点头,“你们且回去休息一晚上,养足精神再和他们好好论一论吧!” …… “老师,您到底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当然是要把新学批成伪学了!” “不是这个……” “那是哪一个?” “长嫂如母……” “大郎,你现在是大儒了,能不能别说这个了?” 梨花别院里面,武好古听了苏东坡的话,心里面只有一声叹息了。不就是拍马屁吗?不就是阿谀奉承吗?不就是当一回小人吗?有什么嘛……将来还不知道谁写历史呢!你在乎这个有啥意思?现在要紧的是权啊,大权在握才能用天理假说和实证主义拯救国家民族。 要不然将来就是脱脱帖木耳那个蛮夷写《宋史》了,咱才不要他来说好话呢! 看到武好古愁眉苦脸,苏东坡笑道:“大郎,你别想那么多了,好好休息,明天咱们一块儿去驳倒王安石留下的伪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