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7章 君子之约 (第2/2页)
时候了。蔡攸现在还缺个进士功名,能不去用功吗? 虽然赵佶肯定会帮着开后门,但是走前门总比走后门要过得硬! 除了开国那一辈靠刀子杀出来,靠阴谋诡计赚进来的宰执,后来能位列政事堂的重臣,谁是后门进士? 武好古笑道:“蔡大哥儿今科必中的,荐跻二府也不过时间问题。蔡相公,说不定您还能和蔡大哥父子同列宰执呢。” 蔡京摸着胡子大笑:“大郎你可真会说笑,吾那儿郎便是今科高中,能做到宰执起码也得二十个春秋,老夫今年都五十六了,二十年后即便不入土,也得回家养老了。” 武好古摇着头,“您可不能那么早养老,如今朝中论及行政做事,谁能和您相比?您要是那么早退了,一大摊子事儿谁来做啊?” “不是还有你吗?”蔡京笑吟吟看着武好古,“论起做事,别人比不了老夫,可老夫却比不了你啊! 最多再有十年,你就该进政事堂。” “我可当不了那样的官。”武好古笑着,“我是武官,而且也中不了进士啊。” “武官可以知枢密院啊,”蔡京笑道,“直到仁宗朝还有武资出身的枢密使。 相传神宗曾有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大郎,你要是能得了这份大功,一个知枢密院事还做不了吗?” 宋朝对异姓王爵的控制是很严的,除了开国时期和后来的统一战争过程中封了几个活着的异姓王,之后的三百多年中就极少有人在世时封异姓王,绝大部分异姓王都是追封的。 而宋神宗那个复燕封王的遗训也不是写在遗诏里面的——哪敢啊!遗诏要颁布天下的,让辽人知道还了得?而是口说无凭的事儿,不过童贯倒是因此封了个王,不过最后也没啥好下场。 武好古看着蔡京,笑着摇摇头:“恢复燕云谈何容易。” 蔡京笑得更开心了,“谈何容易,就是有希望了,对吗?” 武好古沉默着点点头。 收复燕云当然是有希望的,童贯都收复了,何况自己?虽然自己打仗的本事多半还不如童贯。但是自己有钱,有主义,有界河商市,有云台学宫,有仁义博士团,还有大石头…… 可以说是要经济有经济,要政治有政治,要军事有军事! 如果这个时空的大宋还有谁可以收复燕云,那毫无疑问就是武好古了! 而武好古如果要把目标放在复燕封王上了,那可就不能转文资做宰相了,撑死了就是个知枢密院事。 “大郎,你真的能收复燕云?”潘孝庵看着武好古点头,也是吃了一惊,虽然武好古现在成天带着宝剑,但是他的武官毕竟是假的。 别说是假的武官,就是真的,你让西军的那些名将过来,谁敢夸口打契丹啊? “能!不过……”武好古看着蔡京,“相公,恢复全燕是天下间的头等大事吧?” “确实是头等!”蔡京道,“也是官家所望!” “这事儿,”武好古顿了顿,“的确只有我能办好!” “对,”蔡京笑道,“只有大郎你能办好,西军的那些人是不行的。 因为他们没有钱,也得不到官家的信用,更无法蛊惑燕地的豪强名门。所以我知道这事儿只有你来了!” 复燕云其实是五分经济,三分政治,一分外交,一分军事! 历史上的童贯既没有经济上的准备,也没有政治上的准备,只有外交上联络了女真和军事上很不充分的准备,也勉强成功了。 这事儿如果让武好古来,估计不需要动武,靠收买和拉拢,靠界河商市对燕云经济的辐射,就能兵不血刃收复全燕了。 而全燕如果得复——不是被打成白地,而是全须全尾的收复,那么以燕云的力量抵抗女真也就是可能的了。 不过这事儿并不容易做到。 “既然相公知道此事只有我才能做到,”武好古看着蔡京说,“那么北方之事,就得听我的,不能胡来,也不能冒进。” 蔡京笑着:“行啊!北方之事,你说怎么办,老夫就在朝会上怎么提。” “好!”武好古举起酒杯,对着蔡京笑道,“那咱们就合力同心,一块儿为官家,为大宋收复了燕云失地!” “就是这样啊!”蔡京大笑了起来,“咱们文武合力,定能随了官家的心愿!”说着话,他也举起了酒杯,“老夫就先干为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