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亲戚?(五千字,求月票!) (第3/4页)
那臭小子。” 曹cao不由得笑了起来。 对曹朋,曹cao的印象不错。 一家人为自己效命,随内兄孤身前往海西,此次大战,更使得自己粮道不绝。 只是这小子的性子太倔了些,之前使得曹cao颇没有颜面。而且到现在,也不肯向曹cao赔礼。 不过越是如此,曹cao就越是觉得曹朋有气节。 “对了,隽石现今如何” 隽石,就是曹朋的老爹,现少府诸冶监监令,五大夫曹汲。 郭嘉一怔,有些尴尬笑道:“这个倒是不太清楚。” 荀攸笑道:“隽石自任河一监令以来,尽忠职守,极为勤勉。河一工坊自他主事,已恢复旧日兴盛,过去一年来,共造刀盾三千余,铁札甲五百套,余者一应农具,也颇有建树,另外,他监造改良了一种曹公犁,比之早先所用耕犁,效果更加明显。征伐徐州之前”休若还专程去检验了一次,的确不愧隐墨矩子之名。预计来年,河一工坊可出刀盾五千副,铁甲过千“……子和对河一工坊所出的甲胄,非常赞赏,并言虎豹若成,曹氏父子当为首功。” 过去一年里,曹cao的注意力一直集中于战事上,所以对河一工坊的事情,还真不是特别了解。 “曹公犁?” 曹cao忍不住笑了,“这又是什么事物?” “据说,是隽石根据其子曹友学幼年时所设想出来的小玩意儿进行改造,不成想居然成功了。 公若在试用之后,发现此犁较之先前,不禁省力,而且更易打造,准备在来年推广。至于曹公犁之名,也是隽石提议。言若非曹公给他机遇,断无可能由此设想”故以司空姓氏,命曹公犁。” 公若,就是前屯田都尉,今屯田中郎将渠祗的表字。 曹cao点点头,“曹氏一家,皆纯良之人啊。” 他忽然有些感慨,搔了搔头。 当初启用曹汲,也是看在曹汲献马镫和高桥鞍的功劳。河一工坊废弃多年,曹cao也是尝试,让曹汲接手。不成想曹汲还真的做成了,而且成绩斐然。如今更造曹公犁,功劳甚大……,此前,曹汲曾献刀三百支,强虎贲军战力。 当时曹cao借口曹汲入仕时间短,没有给予升迁,只给了一个五大夫的爵位。 而今看来,这爵位怕是给的有些轻了。 沉吟片刻后”曹cao道:“隽石有此功劳,不可不封赏,否则会冷了大家的心思。如今河一工坊重开,我欲设诸冶都尉,使隽石任之。另拜河一侯”你们认为如何?” 自两汉以来,封爵主要为王与列侯两等。 汉初曾制定下非刘勿王,非功不侯的规矩。只是自东汉中期以来,出现了大量的宦官侯,外戚侯,恩泽侯的封号”使得非功不侯的原则败坏。当然了,似县、乡、亭侯的爵位序列,并没有出现变化只是多出了许多名号侯。这种爵位只是表彰功绩,并无实际的封地和食邑而且不能世袭。 连宦官外戚都能封侯,更何况曹汲有大功劳? 但问题是,封曹汲为侯,必须要得到朝臣的同意。 郭嘉还好一些,荀攸的态度就变得格外重要。 至于诸冶都尉这个官职,倒是实实在在的升迁。此前,少府已没有水衡都尉,主水军舟船器械,又有典曹都尉掌供继军粮。诸冶都尉的职责,就是监造兵器铠甲器椅,比千石,也就是每个月可以获得九百斗的傣禄。这个升迁,就目前而言,说实话还真没有人比曹汲合适。 曹汲在河一工坊做的很不错,如今把他的这个才能,扩大化。 荀攸想了想,点头道:“诸冶都尉,非隽石莫属……只是这河一侯,隽石的资历略有不足。”,是资历不足吗? 不是! 说穿了,走出身的问题。 荀彼虽然没有说明白,可曹cao却听出了其中含义。 他想了想,掉头对郭嘉道:“奉孝可有什么好主意?” 这出身的问题,还真是个麻烦事。 郭嘉想了想,突然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