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5章 衣带诏(1/2) (第1/3页)
马腾,相传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其父马肃,曾任天水校尉,后留居陇西,与姜姓羌女成亲,生下了马腾。不过,当时马腾的家境很差,靠伐木砍柴为生。后凉州刺史耿鄙任用小人,导致羌狄造反。马腾应征而平叛,被州郡官员看重,任命为军从事。后又因战功,而被提拔为军司马。耿鄙被杀以后,马腾联合韩遂等人,为祸三辅。朝廷以皇甫嵩镇守三辅,马腾等人旋即在金城和武威做大。 建安二年,马腾和韩遂成为关中实力最强的诸侯。 曹cao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到达长安之后,便书信马腾,阑明利害干系。 马腾旋即,归附汉室,并与韩遂一同,送儿子做人质。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情节,名叫,衣带诏 。 曹朋并不清楚,这衣带诏是否存在。但他却知道,如果衣带诏存在,马腾的名字就在其中。 是揭发啊,是揭发啊,是揭发啊…… 曹朋不是一个喜欢告密的人。 同时,他也知道如果他向曹cao揭发,曹cao一定会询问他消息来源。那样一来,曹朋一定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解释不出来,就会被曹cao猜忌;解释出来,同样也会被曹cao猜忌,出力不讨好。 毕竟,连曹cao都不清楚的事情,你一个常年在外的家伙居然能够打听到消息岂不是说明你曹朋在许都城中有耳目?而且是那种比曹cao的耳目更强大的耳目,那曹cao焉能不猜忌? 所以,曹朋也只能对曹真点到为止。 “矢哥,刘备非久居人下者。 此前他未得皇室认可,尚张狂跋扈。而今得了皇室认可,却突然变得低调,岂不是别有用心? 我以为,此刘备掩人耳目,韬光养晦之策。 而促使他韬光养晦的定有不寻常的事情。你不妨命人多留意他,以免他暗中做出了是非。” 关于曹朋和刘备的冲突,曹真倒也有所耳闻。 说实话,他对刘备的印象不错。此人温良恭谦,性格宽厚,气度恢宏,颇令人亲切有长者之风。 听闻曹朋这一番叮咛,曹真眉头一蹙。 “阿福,我知你和玄德公有矛盾,可如今刘玄德已经低头,你又何必赶尽杀绝抓着不放手呢?” “啊?” 曹真叹了口气,“玄德公乃温良长者,当初劫你粮草的人,是他的部下,他并不知情。你打上门去,砍了他的大纛。如今有擒下了张飞还把他的家眷困住,已经出了一口恶气。 既然如此,你何必…… ” 曹朋的脸色陡然变了。 他诧异的看着曹真,半晌后也不出声拨马就走。 “阿得… … 曹真想要喊住曹朋,哪知道曹朋根本不理睬,径自离去。 甘宁等人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着曹朋走,也连忙跟上。许仪和典满显得有些糊涂,忙到了曹真身边。 “子丹,阿福何故不告而别?” 曹真心里也有些不高兴。 我不过说了你几句,你就给我使脸子,算什么事情? 他沉声道:“我不知道。” 说罢,掉头走了。 只留下典满和许仪两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道究竟“…… 当晚,刘备正在书房*中,捧着一卷《史记》,认真的翻阅。 关羽不在他身边,昨夜听闻张飞被擒,被扣押在辰亭官驿的消息之后,刘备立刻命人关羽带领兵马,前去援救。 又担心关羽心高气傲,刘备还使麋竺随同关羽前往。 而此时,刘备身边只剩下孙乾简雍两人,府中的守卫,则交由陈到负责。 他看了一会儿书,觉得有些心烦气躁,于是把书卷放下来,走出房间,站在门廊上,露出沉吟之色。 前些日子,车骑将军董承,突然秘密使人与他联系。 刘备一开始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于是兴冲冲前去赴宴。却不想,在酒宴之上,董承突然屏退了奴仆,取出一份诏书。这诏书是汉帝刘协所书,言曹cao把持朝纲,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刘协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希望能够亲掌朝堂,兴汉室基业。 所以,他请董承秘密联系忠于汉室的臣子,共同诛杀曹cao。刘协在信中,写的是情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