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2章 无当飞军 (第3/4页)
出人物。如今寒门和高门之间的冲突还不算特别严重,比如郭嘉和荀彧,是极好的朋友,便能够说明一些情况…… 双方合作,共同来制定一个制度,维护双方利益,同时又能达到目的,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曹朋倒是有心想参与其中,但再一想,他虽然知道这九品中正制的概念,却说不明白其中的内容。再者,又不懂得汉代律法,倒不如让那些专业人士来做,他最好还是袖手旁观。 寒士和高门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解决之道,便是科举! 但曹朋却很清楚,而今的社会形态,科举的条件,并不成熟……读书人,始终只是一小部分,完全无法达到科举的条件。最好的办法,便是增加书院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潜移默化,慢慢培养条件成熟。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非一时可竟全功。 浮戏山书院,是曹朋的一个尝试。 接下来,他还会在河西,在南阳,在徐州逐一推行,慢慢的创造科举环境。 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 只要持续下去,总有一日,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郭嘉等人和曹朋,又说了很久,直至天将夜时,方才告辞离去。 临行时,郭嘉故意落后了几步,拉着曹朋的手,低声道:“阿福,我有一事相求。” “什么?” “小奕学业已成,自浮戏山书院而出,如今在家中,尚无安排。 文若说,可以让他去尚书府做事,大王也说,可以至十三曹历练。只是我觉得,太早接触中枢,与小奕并无好处。他没有半点阅历,冒然加入中枢,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想让他到你门下历练,不知可否?” 郭嘉说的是他那宝贝儿子郭奕! 历史上,郭嘉只有一个儿子,便是郭奕。 不过而今,随着他身体的好转,又有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名叫郭召,女儿名叫郭襄。至于郭襄这个名字,还是曹朋的主意。郭嘉女儿出生时,他不在夫人身边,正赶赴襄阳,准备劝说曹cao停止东征江东。 得到喜讯时,正好曹朋也在一旁,于是便笑着说:不如叫郭襄吧! 本是个玩笑话,却被郭嘉当了真。 更逼着曹朋,做了郭襄的义父……当然这义父,是有代价的!郭嘉生生又从曹朋手里,抢来百分之五的福纸楼股份,说是曹朋给干女儿的礼物。 曹朋也无奈,同时暗自庆幸。 幸好当时,他没有说郭芙这个名字,否则不晓得又会是什么状况…… “小奕若是愿意来,我自然欢迎。 不过,奉孝大哥是不是有什么消息?莫非大王,有意要派我出去吗?” “嘿嘿,过几日,过几日自知!” 郭嘉一副欠扁的笑容,登上马车走了。 曹朋则拍了拍额头,目送郭嘉的车辆不见踪影之后,才转身走进府中。 “士元,你们在讨论什么事情?” 远远的,曹朋就看见庞统法正王平等人在一起,正讨论激烈。 于是便走上前去,却发现在凉亭里,摆放着一个巨型沙盘,尽是西川地形地貌。 西川之战,早晚爆发。 身为曹朋的谋主,庞统和法正,也极为重视此事。 虽然曹朋以离开关中,但是他们对西川战事的推演,却始终没有停止下来。 见曹朋过来,两人连忙拱手行礼。 庞统笑道:“我们正在谈论,如何在西川用兵。” “呃?” 曹朋饶有兴趣,在一旁站立。 “西川多山,大军难行……其地势,与荆南颇为相似,不可以不小心。 子均和伯龙都认为,若要攻取西川,需有一支精干兵马。 这支兵马,要擅长在山中作战……此前公子在荆南,使魏延所cao练山地兵,最为合适。不过攻取西川,最好还是,在训练出一支山地精兵。” 山地兵,又是山地兵! 随着北方战事结束,战事将会向南倾斜。 之前可以赤城纵横的北方步兵和骑兵,威力随之减弱,作用也会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必然是水军、刀盾兵以及山地兵三个兵种大放异彩。 而今水军,有大都督甘宁以及杜畿cao练,更有东陵岛周仓阚泽负责,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至于刀盾兵,曹cao也开始着手演练。 从去年开始,河一工坊停止枪矛打造,而专注于横刀和大盾的制作。曹汲出任大司农,并留守许都,一方面是因为春耕将要开始,二来也有曹cao将诸冶监划拨到了大司农府,有曹汲执掌。曹汲本身就是冶炼大家,而且身边又有铸兵大师蒲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