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暗流 (第5/6页)
一顿怒责。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潘楼背后是多家主子共营,哲宗在位时就有过便衣暗访,如今潘楼中心楼的暄庆楼匾额就是哲宗当年所题,只是没人敢明说罢了,所以只要长点脑子的人,都不会选在潘楼滋事,再说……对于汐琰隐退不满的人也不止他一个,既然其他人都没多说什么,他也不会去坏这一行的规矩。 而他对坐之人则是枢密院守阙书令史蔡攸,也就是蔡京长子,元符中监在京裁造院,因为与徽宗私交颇厚,所以建中靖国年后就调入了有实权的枢密院,虽然如今只是个执笔小吏,但前景还是不错的,只是自己那父亲被贬至杭州做了宫观官,对他仕途多少是有些影响的。 他与这王缙交情不算多深,也是因为徽宗才相识,隔三差五遇到了便坐一起喝几杯,好在这王缙虽然纨绔之名颇盛,但只要捋顺了他的逆鳞,相处不算多为困难。 “只是可惜了”他轻轻摇晃这杯中薄淡的诗字酒,“如此佳人却得终身抱守青灯,待得三年之后,又有何人会记得这汴京城内出过如此拔萃的人物。” 青楼一道自然有她固守承继的规矩,红牌姑娘们在人前享尽万人恩宠,这终身之事自然也就由不得她自己,要是哪天决定出嫁从良,就必须在青楼行内昭告普众,由有能居之,如若不嫁……就只有终守酒楼或出家入庵这两条路可走。在这男权至上的社会,已经算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让步了,这与后世对于女星的态度是差不多的,自己得不到,别人最好也得不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王缙当然不情愿,只是千般的顾忌下,他也实在做不出那些出格的事情,眼下也只能在这里喝喝闷酒。蔡攸看着对面郁结的模样,也只能换了个话题来转移下情绪。 “王兄见多识广,可曾知晓那一品斋是何来历,这开年以来……那小小的一间书铺可是闹得满城风雨,如若是某位王公贵族所做,倒也不甚稀奇,可其只是一商贾之家。却也能搅起这般声名,倒也着实是令人新奇……”他边说还边给王缙倒酒,“我倒是有那兴趣见见那一品斋。只是外界多有传闻那苏老员外已故多年,如今是其子打理书斋事务,而那书铺东家却是甜水巷的风悦楼,内中的关系倒也是复杂的很……” 王缙当然也听说过一品斋的这些事情,外界一提风悦楼、兴国坊苏家,他心里登时就明白了。 “黄口小儿有何作为,也就会使使这些不入流的手段。居安可莫与那些凡夫俗子一般,那一品斋蹦跶不了几天。”对于他而言,陈家苏家只是跳梁小丑罢了。朝中无人、乡里无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岂能让他所忌。 呵蔡攸抿了口酒赔笑一声,一听王缙这语气。就知道两方必是有所间隙。所以也是适时的中断了这个话题,不过心里却是把一品斋记了下来,这书铺怕也没那么简单,如果可以拉拢,还是要试一试的。他暗自笃定下心思,如今他蔡家失势,所以凡事都必须留个心眼。 …… …… 矾楼这三天来的动静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撷芳楼,原本被外界打上一品斋记号的撷芳楼却生如此不利己向的风闻。这对于酒楼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公关危机,虽然有人怀疑是矾楼为了哗众取宠而自导出来的谣言。但更多人心中的想法却开始动摇,以矾楼在京的名声,说不准真把一品斋拉到她那儿去了。 摇摆不定的风向让撷芳楼上下也开始紧张起来,酒楼的老鸨姚氏这几天是在封宜奴的香闺里来回打转,这一品斋除商事外其余一直保持低调,几家酒楼的邀请无一不被婉拒,即便是她撷芳楼如今也摸不准一品斋…或者就是苏进的脾xing,外界虽然说的两者关系暧昧,但也只有她们知道,苏进在意的只有撷芳楼十年前东家更迭的那桩辛秘,之前三番两次暗助她们也都是为赚撷芳楼的人情,只怕月底他与向府管事见面后,此后就没有撷芳楼什么事了。 姚氏焦急,急的脚步都凌乱的很,撷芳楼难得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如今却面临着被打回原形的危机,这不止是对东家难以交代,就是对那些撷芳楼常年来的恩客也是难以交代的。难不成告诉外界其实撷芳楼与一品斋压根没什么干系,都是撷芳楼自己炒出来的,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她笃笃笃的脚步乱的很,闺房里几个伺候女婢也是大气不敢喘,捏着袖管把头低下看绣花鞋。这时候,也只有封宜奴还兴致颇佳的对镜贴花黄,又是让贴身丫鬟把云鬓上的箜篌簪扶端正,倒是急的姚氏直跺脚。 “我说我的好女儿,你这是要急死mama哟,现在楼下可是已经有不少议论了,你帮mama想想这事儿究竟如何拿捏?要不mama亲自走趟一品斋?” 封宜奴笑了下,将滴珠耳环取下放好,“mama不必担心,那苏仲耕虽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