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_第一百六十二章 B计划的完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B计划的完美 (第3/3页)

入民间的可谓凤毛麟角。不过现在可真是有意思,居然真被这两小子弄来了。正在兴头上的他还不待两人歇下,就唤了马车去找那几个番外胡商,这些人在京逗留不会长久,所以一定要尽早结下合作关系。

    “哎哎!!水还没喝呢~~”人已经被卷上了马车。

    酒楼门前陈守向几人看着。最后都笑了。

    小跑堂还美滋滋在吮勺子上的蛋nǎi味儿。“掌柜的,你说苏大哥怎么会这么多东西?还都是从来没听过。”他两眼可是冒着金光的,在他眼里,前头辚辚而行的不是马车,而是一团又软又香的nǎi油。而旁人也都是很稀奇的模样,到陈守向时,就是笑了下,心中的一些想法也更加笃定了。

    “掌柜的。我去做一盆。”

    “臭小子,你当白糖不要钱啊~~”陈老头没他腿快。只能叉着腰干骂。

    ……

    ********************************************

    六月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随着即将到来的天赐节,汴京里头对于“三约之说”的话题又再次扬上了树梢。香火鼎盛的寺观里,求签问姻的女郎们不免要拿此说来为难男伴,相思树上的香囊彩带,月老祠下的善男信女,一切都随着正常的行进轨道而去,而景明坊内的繁华也是依旧让人沉醉。

    跨擦的一口水溅,慎伊儿用力的咬下一块李子吃,眼睛则是斜瞟着帘幕里头正与萸卿详谈甚欢的苏进,在她眼里,就是相谈甚欢。她刚把核吐掉,那书生就像是脑后长了眼睛似得转过头来示意。

    “来,继续。”

    ……

    矾楼今夜的廊檐云替上都换了无骨青莲灯,灯笼罩上刻镂犀珀玳瑁,以五sè珠为网,下垂流苏,为梁祝楼台会的故事。从青衣楼上看下去,各层行马行道上俱是莺莺燕燕的**阵,头戴珠翠闹蛾的女ji笑语嫣嫣,一派花枝招展的模样。

    萸卿起身把西窗子关了,整个阁子就安静了不少,今ri李师师被郑贵妃招进了宫去,如今还未回来,所以刚才便是和苏进在说这事儿,这说话间,他一直有留意苏进的脸sè,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人对自己未婚妻去宫里居然一点想法都没有,她还想趁着李师师不在来试探这苏进,不想在这人可真是油盐不进的主儿,怎么变着法儿的问都只能得到一个结果。

    看你师师姐自己。

    她起身关了窗子,也是调整了一下情绪。有时候可真为师师姐心疼,看着自己未婚夫去取悦其他女人,不反对也就罢了,还得始终摆着张不错的脸sè来面对。化作她、是做不到的。

    而苏进则是在边上不断的就纠正慎伊儿。

    “太甜了,不要把酒楼的那一套的搬出来,重来……”

    “这曲子应该是比较平实的,不要刻意修饰音,不然就会显得媚俗,就平常说话的语感就可以了。”、“对对,气息稳一点,把你自己的声音放出来……小腹上的手拿开,这习惯不好。”

    此时他手里的戏茶竹宪与指挥棒是一个功能的。

    慎伊儿虽然不乐意,但上回小布偶的事情确实理亏,所以只能是装了回怂,摸了摸发髻上苏进送的茉莉花,虎着小脸练习。

    “嗯……有进步,练好了送首茉莉花给你唱。”

    “?”

    虽然这丫头的唱腔还是带有些青楼影子,但总归是没出过台,身上的烟火气少些,听着就是媚俗感少些。其实这曲子把握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一不下心就会唱邪了。

    或许应该把那几个印活字的小鬼叫上、在前面定个基调。孩子因为没有开嗓,所以这声音就显得真,与曲子的内蕴也更为契合。

    他心里如是这么盘算。

    至于那晚的演出计划,也差不多都拟定周全了,这丫头就顾好嘌唱,李师师和萸卿从旁伴奏,索xing他这个版本所需的乐器很少,几乎只要一把扬琴就可以勾勒出意境来。

    哧溜——的一下,一盏新茶喝尽,拒绝了萸卿还要往自己茶盏里添汤的动作,告辞而回。

    ……

    繁华喧闹的景明坊内,矾楼的夜灯是越来越亮了,一般酒楼的生意都是通过灯笼的多少繁复来衡量的,所以当外人看到矾楼这气势恢宏的灯笼阵后,也就可以想象这生意的有多兴盛了。

    青衣楼里的萸卿还在茶案子前练习分茶,他们这些酒楼行首名ji几乎不需要接客,平ri也就与几个才子鸿儒交往扬名,所以闲暇来就可以自己补足一下技艺,而帘外的慎伊儿在苏进走后也唱的更自然了,虽然她是大大咧咧的xing子,但毕竟是姑娘家,脸皮还是薄的,不过现在听是放开了许多,声音也通透了。

    她把眼睛合上,安静的听,让其在脑海里轻轻的萦绕,听得越久,才越明白曲子中那最简单、也是最深沉的感情。

    许久,睁开了眼睛,默默然的回想着师师姐的平ri,不禁一叹。

    李家娘子可真幸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