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_第23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 (第2/2页)

家禽没长成,不到出栏的时候,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说快了快了,出栏了第一时间通知。

    各大酒楼的人一听,就觉得这肯定不行。

    他们距离远,哪里跑得过近边边的好味居和聚味斋,这两家胃口大的很,还有优先订购的权利。

    他们要是等收到瑾初农庄的消息后再来,怕是连根毛都看不见。

    那两家能包圆,就不会漏一只。

    见众人担忧,云怀瑾道:“庄子里又扩建了,放心吧这次量多,就算是好味居和聚味斋两家也吃不下这么多的货。”

    话是这么说的没错,可这没到出栏那一天,一切皆有可能。

    外县的酒楼一合计,干脆各派一个伙计去丰水县那边守着消息,他们都住一起,去客栈弄个大通铺,也花不了几个钱。

    收到消息后就立即去订货,他们就不信这一批家禽,还一只都订不上。

    ……

    果子成熟,也到了秋收的时候。

    好在农庄有足够的人手采摘果子,不然卡这节骨眼,还真难找人来收果子。

    丰水县在忙碌了大半月后,终于结束了劳累不堪的秋收。

    今年秋收,林县令算了一下,今年丰水县的整体税收是上涨的。主要体现在商税上。

    百姓有钱了,自然就消费。消费了,商户赚的多,税交的自然也就多。

    林县令看着今年的税收,高兴的一宿没合眼,期盼来年会更好!

    而今年秋收,枣沟村和山前村的村民们发现,他们除了佃的东家的地收成好,种出来的作物味道好吃外,他们自家地里作物的味道,也比去年的好吃了。

    这事两个村子议论的多,很快就传到了张木桥的耳朵里。

    传到张木桥那,离云怀瑾知道也就不远了。

    云怀瑾回庄子换水塘水的时候,张木桥便第一时间将这事当作趣闻说给云怀瑾听了。

    云怀瑾听后想了一下,让张木桥弄一些村里自家地里的小麦磨的面粉来尝尝味道。

    张木桥只当云怀瑾是好奇,很快就弄了一些面粉来。

    麦子刚磨成的面粉,还是白面。

    现在枣沟村与山前村的村民手里有钱,在吃上也舍得了。

    虽然还不至于顿顿大米白面的吃,但比以前好多了,起码隔三差五的就能好好的吃一顿。以前那是一年到头就能吃一两顿,比不了现在日子过得好。

    张木桥拿回来的面粉,云怀瑾闻着麦香味,似乎是比市面上的要好些。

    云怀瑾用这些面粉,做了个刀削面,随便炒了个青椒rou丝做了浇头。

    面入口后,云怀瑾仔细品尝,发现味道确实不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