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千古一檄! (第2/2页)
骑千群,中黄育获之士,良弓劲弩之势。州郡当各整戎马,陈兵待发,以挽将倾,并匡社稷,以立贤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其实写檄文,吕布这里有卢植和蔡邕,原本可以让他们来代笔。 但是吕布为了大义和名声,还是自己写了。 反正对卢植和蔡邕来说,虚名这东西对他们来说如同浮云。 但是对吕布来说就不一样了,名声自然是越响亮越好。 说起檄文,就不得不说古代最出名的三大檄文。 第一个就是陈琳写的讨曹cao檄,第二个就是骆宾王得《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第三篇就是曾国藩得《讨粤匪檄》。 这三篇檄文牛叉到什么程度呢? 当曹cao读到陈琳的檄文得时候,原本得了伤寒,卧床不起,听到这篇檄文,被吓出了一身汗,结果伤寒好了! 而武则天听大臣读骆宾王得《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得时候,听到骆宾王大骂她的时候,嬉笑自若。但是当她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句的时候,吓得毛笔都掉地上了。 然后对宰相说道:“这等人才不能为朝廷所用,这是宰相的失职!” 而《讨粤匪檄》在于它站的角度最高,不仅站在清王朝的角度上,还站在了伦理道德的最高峰,对太平天国所作所为进行了批判。 而吕布写的这篇檄文,其实是化用了陈琳的讨曹cao檄,并且中间将骆宾王得讨武曌檄里的名句给用上了。 可以说一篇檄文中兼有古代两大檄文得优点。 檄文写好之后,吕布先拿给卢植和蔡邕看。 结果把两位老先生激动的胡须直抖,连呼此檄文必将流传千古! 吕布微微一笑,既然这两位老先生都觉得没毛病的话,那就妥了。 吕布命人将这篇檄文广为传贴,并且派人送给其他十七位非常著名的诸侯。 很快,吕布的这篇《讨董卓檄》就在汉朝广为流传。 并且这篇檄文被士子无限拔高,其高度,甚至还超出了洛神赋。 当然不是在文学性上,而是在其政治意义上的。 而当那些诸侯读到这篇檄文之后,无不羞愧难以自已。 因为这篇檄文里面有一句话,实在是太诛心了。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皇上的坟上得土还没干呢,老皇上临终之前将小皇上托付你给你们,可是现在小皇上在哪里呢? 额,小皇上已经被董卓给害死了! 在古代,有托孤情节。 人家把孤儿寡母得托付给你,是对你的信任,可是你现在给人家照顾好了吗? 这句话,简直就是在打脸,在诛心! 就因为这一句话,这篇檄文拔高了好几个档次。 …… 这篇檄文一出,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 吕布联系的十七路诸侯,更是义愤填膺,极为痛快地答应出兵。 经过一番联系之后,最终十八路诸侯定在河南酸枣县会盟。 十八路诸侯分别有: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温候吴郡、会稽郡太守吕布、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cao、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