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阐述心学,地涌金莲,面圣,棋显 (第3/7页)
再与李守明有任何瓜葛,这就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打压手段。 最主要的是,这种打压还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学派之争就是如此,你选择背叛朱圣,那让朱圣门徒跟你断交,也很正常。 就好像如果李守明是他的门徒,忽然背叛了他,许清宵也不会对李守明有好感,包括心学门徒也不会对李守明有好感。 可这件事情其主要原因,并非是李守明主动离开,而是因为但孙儒不公。 事出有因。 而且还有一句话让他们极其不舒服。 文宫儒者,不可与其来往? 凭什么?自己的确是文宫儒生,可李守明又不是敌国间谍,又不是说侮辱了朱圣,凭什么不可以来往? 这有点恶心人了,限制他们的自由。 这一点让他们相当不舒服,甚至是有一种命令的口吻,很是让人反感。 孙儒的声音响彻在这条街道,守仁学堂内,许清宵也听得出孙儒这语气之中的威胁,也带着一种莫名的高高在上。 “呵。” 学堂中。 许清宵冷笑一声,这个孙静安从一开始就各种针对自己,如今惹下众怒还不知错,说他蠢吧,他不可能蠢,毕竟能成为大儒,不可能没脑子。 但说他不蠢,那就是有其他目的,如陈正儒所说的一般,有人想要将大魏文宫剥离出去,而孙静安已经露出了自己的马脚,是一颗明子。 这种人,与商人没有什么区别,一个逐利,一个逐名罢了。 想到这里,许清宵也给予反击了。 “吾乃许清宵,大魏正儒,创办心学已有三月,今日,广收儒道门徒,入我心学者,可享无尽才气,但凡明意儒生,如若毁意,吾必以无尽才气,为其续道。” 许清宵冷漠开口,而这一句话极其霸气。 谁入我心学,一起分享这无尽才气,要是有明意儒生,愿意自毁儒道,加入心学,他便以无尽才气,为其续道。 这话别人不敢说,他许清宵敢说。 脑海当中还有五千年文明,还怕区区一点才气的消耗? 这就是许清宵的底气,只要他愿意要多少才气有多少才气,给自己的门徒,换成信仰之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而且一旦人多了,自己的计划,也方便施行,再加上学派的壮大,对自己来说有千千万万种好处,别说亏了,完全就是血赚。 果然。 随着许清宵这话一说,大魏文宫内,有不少大儒皱眉,他们本来不想参与此事,可随着许清宵之声响起,还是不由去找文宫真正的大儒,与他们协商,不希望把事情彻底闹大。 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引来麻烦,真正的麻烦。 文宫内,孙静安再听到这话后,并没有露出怒色,相反他很平静,但目光却注视着守仁学堂的方向。 “许清宵。” “你太自以为是了。” “你以为这样做,就会有人入你学堂吗?你小瞧了圣人,也高估了自己。” “而且,若你真拉拢大魏文人,你这就是急着找死啊。” 低喃之声响起,孙静安没有说话了,而是继续观看着手中的书籍,而他手中的书籍,书名却显得略长,但依稀有几个字体很明显。 【异术】【辨法】 守仁学堂。 伴随着许清宵这番话响起。 一时之间,不少已经满肚子怨气的文人有些动摇了。 他们并不是因为许清宵愿意分享才气而动摇,而是因为脱离大魏文宫,就意味着自己要自废儒道,这就是拿前程赌气啊。 可许清宵现在愿意分享才气,就不担心自己前程出问题,如此一来,他们为何不动摇? 也就在此时。 李守明再一次开口了。 “诸位。” “李某斗胆说几句。” “太平诗会,我等起初也算是礼让十国,不失大魏礼仪之邦。” “可十国文人,对我大魏不尊不敬,有错在先,文宫孙儒,却百般偏袒。” “一切只因他仇视许先生。” “此番行为,有失大儒风范,我等文人,在十国大才面前,丢尽颜面。” “我自废儒道,从未后悔,今日习得心学,更上一层,但我心中依旧敬重朱圣。” “只是如今大魏文宫,早已被一群腐儒掌控,曲解朱圣之意,强安我身。” “李某愿请诸位,好好想想,擦亮眼睛,做出选择,三千里才气,供不了多少人入学,错过这等机会,下次即便是想要毁意,也不可能了。” 李守明出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