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百万劳工,大魏鼎盛,第三关,毒杀百万  (第2/7页)
   她如此问道。    “找陛下索要一物。”    许清宵倒也直接,没有那么多委婉,开门见山。    “爱卿直说,只要宫中有,朕,必赠给爱卿。”    女帝如此说道。    许清宵是何许人也?万古大才就不说了,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大魏未来新圣,天生的兵部将相。    随着第二战结束,女帝已经考虑给许清宵封侯之事了。    是的,封侯。    北伐之后,大魏就再也没有封过侯了。    “射阳侯于唐国得药王一株,请陛下恕罪,臣需要药王。”    许清宵不啰嗦,直接说出自己需要药王。    此话一说,女帝眼中有些好奇,但她没有任何犹豫道。    “宫中有药王,许爱卿若是要的话,朕立刻命人给你取来。”    “亦或者是说,许爱卿只要唐国那株。”    一株药王,对天下人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但对大魏王朝来说,这东西还是有一些备存的。    只是让许清宵没想到的是,女帝竟然如此大方。    说实话,许清宵知道大魏王朝肯定有药王,给皇帝续命,或者是说给一些重要能臣续命,关键时刻,可以挽救大魏与水火之中。    只是药王太过于珍贵,许清宵没好意思要。    现在敢要,无非因为射阳侯得到一株,再加上自己为大魏做出如此贡献,索要一株药王,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却没想到陛下这么大方直接,这还真是......有些出乎预料。    “自然越快越好。”    许清宵给予回答,是那一株药王,许清宵不在乎。    只要是药王即可。    “好。”    “来人,去大魏藏宝阁,取七星如意药,赠予许爱卿。”    女帝直接开口,下达命令。    “遵旨。”    大殿外,有太监立刻动身,前去取药王。    而殿内,女帝眼神略带一些关切地看向许清宵道。    “许爱卿是否有难言之隐?”    原本女帝不会去询问许清宵的隐私,可如今许清宵对大魏太过于重要了,她怕许清宵惹上什么麻烦,不然好端端要一株药王做什么?    “陛下放心,臣无事,这株药王,臣有大用。”    许清宵随便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一株药王价值连城没错,但对比自己的话,孰重孰轻大家心里明白。    他不想多说,女帝自然明白,所以没有多问。    而是将话题说到了另一个地方上。    “许爱卿,你用兵如神,已经连斩两关,战绩赫赫,当真是我大魏之福。”    女帝由心夸赞,这两战无论让大魏任何人来指挥,只怕都不如许清宵这般。    说实话身为帝王,女帝对于这两战的心理预期,是一个月内。    可许清宵前前后后,十天内平定四个国家,并且伤亡极小,除了必要牺牲之外,其他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女帝的夸赞,并没有让许清宵开心起来。    反倒是让许清宵叹了口气。    “十天两战,八万将士牺牲,请陛下恕罪,臣担当不起大魏之福。”    许清宵不是故作矫情。    于战场来说,大荒军三十万,麒麟军九十万,平定四国,连胜两战,只阵亡八万,这的确是丰功伟绩。    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    这如何算不上是大获全胜?    所以史书上必然会有所记载这十日的战况。    但对于死去的将士来说,汇聚的只有一句话。    ‘阵亡八万,平定四国’    简简单单八个字,却是八万条年轻的生命。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清宵才会如此认真,任何一个细节,他都要反复沉思数十遍,因为每一个决定,每一个想法,都有可能导致更多人阵亡。    那句话说的极好。    义不掌财,慈不掌兵。    过于仁慈,的确不适合统兵。    但对许清宵来说,第一次统兵,有这样的情绪也是正常,毕竟八万条命啊,    不是八个人的命。    许清宵此言,让女帝也略显沉默。    但很快,女帝继续开口。    “许爱卿莫要自责,将士一生荣耀,便是保家卫国,他们死在战场上,是对他们最大的荣耀。”    “等此战过后,朕,也会亲自书写文章,昭告天下,祭奠诸位将士。”    女帝如此说道,而许清宵也朝着女帝一拜。    “陛下圣明。”    随后,许清宵再次沉默。    其实说来说去,倒也不是大魏国力不行,而是时间不充足。    如若大魏粮产充足,百姓安居乐业,那自己就可以真正施行强国计划了。    怎么强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