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2章 走了走了 回家找媳妇过来干活  (第1/1页)
    一上午忙得脚不停蹄之后,下午时分,范宁又被严糖给喊走了。    他收到的这些羊毛、也就是羊绒,还只是最初级的毛的状态。    范宁想要用它们在织衣服,还需要搓成毛线这么一个步骤。    可是上哪找那么多人来给自己手动搓毛线?    工厂里自然是有好多工人。    但眼下冬季是rou类消耗的旺季,因为范宁这养鸡屠宰厂的价格公道。    再加上鸡胸鸡头鸡爪鸡杂之类,都已经是流水线屠宰作业。    价格也不算贵,就连生活并不富裕的长安百姓,也能时常买些rou打牙祭。    生意好得已是恨不得再多添加人手。    这种时候,范宁怎可能会往外调人干别的。    不过,范宁很快就想出了个办法。    正好现在是冬天。    正好适合外包。    说起来还是衙门里忙活的事,给了范宁灵感。    这两天衙门里要来了一批麻线。    准备用来捆绑整理文书公文一类的。    这大梁朝和唐朝一样,普通百姓种的田地里,除了必须要种小麦,用来交官府税以外。    也是要种麻的。    因为麻和小麦一样,都是朝廷明确指定要征收的品类。    秋天收获的小麦用来充实国库用来吃,自不必说。    这收获下来的剑麻等植物,百姓更是要自己沤麻发酵,然后用得到的麻纤维,像搓绳子那样。    花大量时间,用双手搓出惊人的长度和数量,好能在来年的收税中,交给官府足够的数量。    这就是做衣服也好等等生活用品的最底层原料。    普通百姓家里男人们负责种地养家,女人和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们,则必须要从小就学会这搓麻的手艺。    帮大人分忧做事。    既然人人都有这样的手艺。    眼下又是冬天,范宁觉得,完全可以以一个合适的价格。    比如搓出五米长的毛线,就能得一文钱。    这样轻松赚钱的活计,肯定会有相当多数量的人,乐意来做。    因此范宁便让严糖他们把所有的羊绒都运到宁氏客舍。    让严糖他们住在客舍,每天负责登记数量工钱人手。    随后范宁又在二娘食肆以及宁氏客舍大院门旁,分别贴出了招工告示。    有这么一个在家就能赚钱的活,那些在家里猫冬的人们,肯定不会错过。    事情自然和范宁料想的一样。    写满大字的告示刚一贴在客舍和食肆旁,便聚集起一堆看热闹的人。    有些自己认字的人,就在一旁看。    但还有不少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便请那些认字的,帮着念给大家听。    “搓麻绳?这活好啊!”    有人激动一拍大腿。    “俺家婆娘那双手!不是我吹!周围街坊就没人比得过她!搓出来的麻绳又结实又匀称着粗细!    俺这就回去让她来接活!别说一文钱只要搓十来尺长!就是一文钱五十尺也比在家搓麻绳强!    走了走了,不说了,赶紧回家去了。”    在那个汉子的说话声中,也有很多人动了心,纷纷也都朝自家方向走。    他们也想赚这个钱。    眼下已是隆冬,一天冷过一天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活。    一家老小可是等着要吃要喝,每日里就算再不用烧炭取暖,只用烧炕。    那也是耗钱不是?    就在这一堆人群里,有一个看着三十多岁却满脸深褶的汉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